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东海所两项成果获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2010-03-26 00:00:00  来源:

3月2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举行。东海所主持的“大洋金枪鱼渔场速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与“西伯利亚鲟引种与规模化多季节苗种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分获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大洋金枪鱼渔场速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由东海所所长陈雪忠研究员主持,东海所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该项目面向我国大洋金枪鱼渔业发展迫切需求,针对渔场环境海况不明和渔情信息服务缺乏等问题,通过技术集成,研发了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分析预报系统,实现了太平洋延绳钓金枪鱼、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中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概率预报,并实现了准业务化运行。自2005年5月进行渔场预报示范应用试验开始,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总公司等10余家企业发布了五种金枪鱼渔场预报图。截至2008年12月,已经连续发布了178期5种渔场预报图,总计890幅,近三年累计增收节支约2亿元。

“西伯利亚鲟引种与规模化多季节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由东海所章龙珍研究员主持,东海所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我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合作完成。该项目围绕西伯利亚鲟受精卵引进、人工驯养繁育和高效育苗技术,开展了受精卵长途运输、苗种驯化、性腺发育规律及其调控,人工催产授精,早期器官发育等研究,集成和开发出引种和驯养、雌雄鉴别、性腺发育动态监测、多季全人工繁殖、高效育苗等关键成套技术,首次成功实现了西伯利亚鲟的多季全人工繁殖与高效育苗。累计引进西伯利亚鲟受精卵1500万粒,培育苗种800万尾,2-3龄早期性别鉴定准确率达96.8%以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鉴别准确率100%,苗种驯化育成率由平均50%提高到平均83%,综合养殖平均成活率为77.27%。项目成果通过示范和推广辐射到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10多省市,推广养殖面积122.1万平方米,应用单位获直接经济效益1.97亿元,间接社会经济效益近10亿元,为推动我国西伯利亚鲟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


上一条: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被评为学会2009年度优秀分支机构
下一条:东海所鱼类标本馆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