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渔机所:让“生命之球”为世博增添活力
2010-04-26 00:00:00  来源:

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我院渔机所承担了世博项目“生命之球”养殖维生系统的设计建设工作。目前“生命之球”已交付使用,在世博会试运行期间,运转正常,向广大宾客直观展示了我国珍稀水生生物。为该系统位于世博园区国际组织联合馆内。

“生命之球”是一个球形的水族箱,总水体约7吨,世博会期间将向参观的宾客展示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等国家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岩原鲤、白甲鱼等长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其表达的理念是:地球是人类生命的载体,水是生命之源;以中华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生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养殖维生系统是对“生命之球”的排放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回用,保证球内水体的水质优良稳定,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

“生命之球”的水质要求很高,各项主要指标要优于水族箱水质标准。但场馆内的场地资源非常紧张和宝贵,只提供了约10平方米的面积用以放置养殖维生系统。同时,根据世博展览的统一要求,在开馆期间必须保证“生命之球”的正常运行,同时不能进行系统维护,只有晚上封馆后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对系统进行例行检查和必要的维护。另外,每半个月就要对“生命之球”内的鱼类品种进行更换,要求球内的水质在换鱼后的数小时内就要达到正常水准。这些都给养殖维生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日常运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很高的要求。

面对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渔机所成立了由养殖工程、数字化控制和机械装备等各学科近1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组,从系统工艺、装备、构建和电气控制等多方面全方位开展技术攻坚,将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经过仅仅2个多月的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设计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处理系统工艺和核心装备,自主开发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创新构建了“生命之球”养殖维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生命之球”内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其水质指标优于水族箱水质标准,更具有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运行状态远程网络监测、设备故障即时无线通信报警和水温自动调控等先进功能。如在展览期间某台设备发生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判断故障原因并立即切换到备用设备,从而确保整套系统的稳定运行。

世博会试运行期间,“生命之球”内养殖了中华鲟、胭脂鱼和河豚鱼等长江珍稀鱼类,现已接待了近10万名参观者,宾客都赞叹于“生命之球”所表达的自然和谐之美。随着世博会的正式开放,渔机所的养殖工程技术和装备将确保“生命之球”以亮丽的姿态迎接来自全世界的千万宾客。



上一条:南海所专家参加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论坛及培训活动
下一条:黄海所开展抗震救灾募捐活动 赵法箴院士捐款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