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国内渔业>>正文

浙江跟踪监测赤潮海域
2017-06-23 15:19:22  来源:中国海洋报

6月22日,《中国海洋报》记者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21日,浙江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对渔山、南韭山发生赤潮海域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南韭山西部海域赤潮面积减至约20平方公里,渔山列岛至檀头山海域约为280平方公里,水体均呈浅褐色。两海域赤潮优势种也较前两日有变化,均转为米氏凯伦藻(有害),前两日为优势种的短裸甲藻属(有毒),密度已低于赤潮发生基准密度。现场未发现鱼贝类死亡现象。


宁波市渔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出具了第一批赤潮区域8个批次海水贝类(2个来自市场的野生海水贝类,6个来自赤潮区域的野生海水贝类)的检测结果:均未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和神经性贝类毒素;检出微量麻痹性贝类毒素,但小于国家限值标准。


鉴于渔山列岛海域目前水温为23.8℃左右,适宜米氏凯伦藻生长,有关专家判断,赤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跟踪监测赤潮发展趋势。宁波市渔业环境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计划每天采集5类常见海产品,及时通报检测结果。链 接:米氏凯伦藻是我国海域常见的赤潮甲藻,能分泌溶血性毒素和鱼毒素,其引发的赤潮为有毒赤潮。对人体而言,米氏凯伦藻的毒性较短裸甲藻的毒性低。


上一条: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引资70亿元
下一条:“十三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