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亮点工作 | 贯彻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06-2016十年工作会议>>亮点工作>>正文
 

科技创新促渔业 盐碱荒滩显奇迹
2017-03-22 09:25   审核人: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东海水产研究所

原本寸草难生的盐碱地,如今鱼虾满塘,处处显露着生机。我国的3533万公顷盐碱荒地,自古以来,一直困绕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让“荒水”史无前例地游出了鲟鱼、对虾和梭子蟹等水产品,让本是生长在海水中的品种在盐碱地废水中“安家落户”,是东海水产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海所”)科研人员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探索出适宜盐碱地乃至咸水水域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生产的、以盐碱水质改良调控为核心技术的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创建了多元化的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实现了海洋水生生物向内陆盐碱地水域移植。目前,经过推广应用,盐碱地养殖技术已在河北、陕西、甘肃等沿黄(河)盐碱地区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这项科技在促进盐碱地渔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为盐碱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带来了希望。

一、积极探索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开创了渔业发展的新领域

为实现规模化、多品种以及可持续的盐碱地渔业发展目标,东海所科研人员在推广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的实践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在学术研究、生产性养殖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发展空间。

(一)完善盐碱水质改良调控技术,形成综合治理盐碱水的技术要素,为盐碱地渔业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研人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盐碱水型的特点,积极探索盐碱水质的改良调控技术,他们从实验室到盐碱实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采取与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改良调控技术措施,尤其对高pH值、高碳酸盐碱度、离子比例失调等不同类型盐碱水质的改良调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原来较为单一的化学改良技术,与物理、生物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盐碱水质的不同特点,形成了系列盐碱水质改良、调控的核心技术,使自古荒废的盐碱水成为鱼虾生长的养殖水。通过运用该项技术,首次在氯化钠I型、氯化钠II型盐碱水型及高碳酸盐碱度水质中规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得成功,开拓了盐碱地新的渔业发展领域,填补了我国水产养殖史上的一大空白。

针对开发、治理盐碱地的迫切需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中心于2002年开始筹建,依托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几年来已在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多项创新性成果。2005中心年正式成立,为综合治理盐碱地水域、带动盐碱地贫困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不断开拓盐碱地水产养殖新品种,进一步推动盐碱地渔业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东海所科研人员在实地试验过程中,注重新品种的引进,对具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品种进行盐碱水质的适应性生理学研究。在盐碱地项目实施初期,建立了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体的多元化养殖模式,确立适合不同盐碱水质的主要养殖品种,并利用不同养殖品种生态习性差异的互补性,积极探索了不同品种(虾和鱼、虾和贝、虾和蟹、不同鱼类)的混养模式。

2003年,除南美白对虾仍作为主要养殖品种外,成功的引进了适合盐碱地规模化养殖品种,如斑节对虾、三疣梭子蟹、红罗非鱼、西伯利亚鲟鱼等品种,为盐碱地渔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004年,利用前期研究技术成果,再结合酒泉的区域优势特点,科研人员成功完成了鲟鱼养殖的战略西移与回归的技术规程,其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该项目获得酒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草鱼、鲤鱼、团头鲂、鲢、鳙等“家鱼”的养殖也取得初步成功。2007年在酒泉还将进行白斑狗鱼全人工孵化,使这个适合当地养殖的优良水产品种在当地推广。期间,甘肃省贠小苏副省长、省农牧厅姜厅长、科技厅、渔业局等领导来基地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在西北高原盐碱水域开展鲟鱼陆基养殖示范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建立立体循环养殖模式,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

科研人员在酒泉基地建立了盐碱地生态综合立体种植和养殖及盐碱地改良模式,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以水产养殖作为切入点,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的格局,以水产养殖排放再生水-灌溉-牧草等作物种植-牲畜养殖-畜粪菌菇生产-畜粪、菌渣还田,利用有机废弃物改良盐碱地的模式已成型,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书记潘志纯今年9月率领上海市经济工作党委西部考察团在视察了该基地,充分肯定了东海所在科技支边、支农中所做的工作,希望能继续发挥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以养殖示范与技术培训为先导,所地合作,带动盐碱地渔业养殖快速发展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盐碱地区农民来说,对水产养殖极为陌生,而在盐碱荒滩上养殖鱼虾更是前所未闻。因此,在推广初始阶段,进行养殖示范与技术培训,是开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

几年来,我所在河北、甘肃等地区建立了水产养殖中试示范基地二十多个。并通过'科技引路,示范带动,基地连农户'等运作方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点带面的技术辐射区。为进一步推进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在酒泉地区的推广应用,我所与酒泉市政府进行了合作,200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盐碱地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酒泉基地'挂牌成立。2006年,依托我所科技力量在酒泉市肃州区铧尖乡海马泉建立的水产苗种培育场被甘肃省认定为河西地区惟一的省级水产良种场(甘肃省仅六家),基本改变了当地养殖苗种无法自给的局面。

为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除建立示范基和养殖基地外,我所科技人员还采取了经常性的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观摩交流和电话咨询等方式,积极引导渔民认识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前景,掌握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几年来,共举办了十多期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内容涉及盐碱地渔业的开发,品种的选择、养殖模式、病害防治等方面,参加人员约1000多人次;制定了《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和编写了《盐碱地水产养殖100问》、《盐碱地生态种植技术》等农科小册,发送给养殖户学习指导;经常开展座谈会和现场指导,并率先在沧州成立了盐碱地渔业技术服务网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设施,更广泛、及时的宣传指导盐碱地水产养殖新技术,还重点培养了一批从事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农民技术员。为进一步推广盐碱地立体循环养殖模式,我所科研人员还编写出农科教材,让更多当地农民学会'农、林、牧、渔'循环农业模式,建起更多生态田。通过一系列有效途径,盐碱地区的水产养殖业逢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新兴的规模化产业。

目前,通过推广,多品种、多模式在渔区已形成主导,再经过示范带动、技术指导下,渔民的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水质定品种、以条件定模式的科学养殖观念已被养殖者认可。'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宜虾则虾、宜鱼则鱼,稳步发展'的盐碱地渔业开发原则已显成效。

三、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成果带动了当地渔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通过健康、高效的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的运作,目前在不同类型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下,形成了四万余亩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辐射区,新增产值近亿元,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2000余元。目前,酒泉海马泉基地已建成3200平方米水产养殖设施,以西伯利亚鲟鱼为例,项目实施至今已销售1.3万条,总产值41万元(含经济型树苗种植的效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盐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间接经济效益则更为可观。该项技术带动了落后盐碱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开拓了一条致富之路。

发展具有特色的盐碱地渔业,我们也找到了一条合理开发利用盐碱水的新途径。通过挖渠建池综合治理,不仅改变了盐碱土飞扬、侵蚀农田的状况,而且缓解了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同时随着区域水面积的增多,增加了空气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促使了农、林、牧、渔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为当地发展盐碱地渔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当地政府确立了以渔为主、开发治理低洼盐碱地的思路,拓展了综合治理盐碱地的途径,使盐碱地渔业在当地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得到了加强和体现。

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旨在开发利用内陆盐碱地、造福于贫困地区群众,这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上的一次新突破。经我所专家科技支农之手,在盐碱地上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为盐碱地开发利用开辟出一条新思路,同时也为我国西部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一条现实的途径。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