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国际渔业>>正文

非洲三国签署世界首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协议——《本格拉洋流公约》
2013-05-06 00:00:00  来源: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30日消息,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三国日前签署了《本格拉洋流公约》,这是世界第一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法律框架。随着该公约的签署,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三国将一起致力于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本格拉洋流大型海洋生态系统。

本格拉洋流是沿南部非洲西海岸线的一股冷洋流,《本格拉洋流公约》拟定的生态系统保护范围是指从南非伊丽莎白港延伸到安哥拉北部卡宾达省的海域,这是世界上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海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每年这一海域产生的经济价值估价至少543亿美元,包括离岸石油和天然气、钻石等矿产,以及旅游、商业捕鱼和航运等。

有鉴于本格拉洋流海域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南非、安哥拉、纳米比亚三国成立了本格拉洋流委员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洋流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对本格拉洋流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环境保护、可持续开发、渔业生产和贸易等进行协调与管理。

《本格拉洋流公约》是三国政府签订的正式协议,致力于在长期保护、恢复和增强对本格拉洋流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区域合作方式和方法的提高,以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方面的利益,其核心是在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中寻求平衡点,共同利用这一富饶的海洋生态系统。

“这是实现本格拉洋流大型海洋生态系统长期科学管理,以及有效保障该区域靠海为生的民众的合理发展需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安哥拉办事处主任里贝罗说。他表示,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一直对保护本格拉洋流的区域合作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对于2007年本格拉洋流委员会的成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格拉洋流公约》的历史性签署是多年来在该区域进行的有关研究、磋商和谈判累积的结果,所有这些行动都是以三国之间相互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本格拉洋流委员会执行秘书说。

“这种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形式对于有效解决复杂海岸带和海洋环境面临的威胁将具有重要作用。”全球环境基金副总裁安德烈·拉皮埃尔说。他表示,离开法律框架,就不可能有可持续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此次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政府签署的《本格拉洋流公约》,表明这些国家的领导者清晰地认识到,为了防止海洋退化和资源枯竭,人类可以通过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政治措施加以解决。

链接:本格拉洋流

洋流又称海流,是指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本格拉洋流属于寒流,又名本吉拉寒流,是南大西洋东海岸沿南非和纳米比亚西海岸从南向北流动的寒冷水流,最终汇入南赤道暖流。本格拉寒流的水源包括印度洋和南大西洋亚热带温跃层海水,高盐分、低含氧的热带大西洋海水,以及寒冷、较淡的深海水。本格拉寒流宽约2千米~300千米,向北流动时进一步变宽,其西部界限不甚清晰,有许多季节性临时旋流。

本格拉洋流不仅是沿南部非洲西海岸线的一股冷洋流,而且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鱼类在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南非西海岸线的这股洋流中自由迁徙和繁殖,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同时,本格拉洋流通过注入富有营养的冷水进入表层水域,使这3个国家大部分海岸线形成了较高的渔业产量。但是,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该海区中上层北部沙丁鱼资源量和南部渔业资源量出现下降趋势,同时纳米比亚和安哥拉海域的无须鳕资源量也出现了下降。(来源:海洋在线)





上一条:2012年东南亚对虾业概况
下一条:GAA:EMS病原已被证实为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