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质量安全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9月1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学科组织学科委员赴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环境中心,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与品质提升项目对接交流会。院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学科主任、黄海水产研究所谭志军研究员、水科院质标中心主任穆迎春等学科委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福建省内相关渔业科研、监测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同出席。
会议由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游宇主持。他对水科院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福建省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面的基础工作和现有挑战,特别是在应对复杂风险因子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在项目对接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五大重点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水产品全链条风险识别与快速筛查技术、新型污染物检测方法及标准研制、便捷高效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基于追溯与预警的智慧监管体系构建,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品质提升与营养健康价值挖掘。专家们分享了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大黄鱼、河豚鱼等福建特色水产品的具体问题提出技术建议。
谭志军研究员指出,在渔业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背景下,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基础,提升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未来关键。他表示,水科院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学科将发挥科研与平台优势,结合福建产业实际,推动一批前瞻实用性的合作项目落地。
穆迎春主任从种质资源标准化、养殖过程规范、终端产品分级、营养功能挖掘与溯源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实现大黄鱼产业价值跃升的可能路径,助力“福建大黄鱼”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
本次对接会是落实水科院与福建省战略协议的具体措施之一,双方围绕福建省水产品全产业链中的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检测技术升级、品质评价提升及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展开研讨,凝聚共识,推动务实合作。会议为加强央地协同、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在主动服务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助力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