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杨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淡水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用‘背角无齿蚌监测体系’的研究”荣获江苏省第四届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项目组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淡水渔业生态环境“贝类观察”监测体系研究与相关技术研发的局面和我国国情,创新性地筛选出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等作为研究对象和统一的指示物种,以环太湖代表性水域原位采集蚌样开展了重金属、有机锡、有机氯化合物、藻毒素等污染物的被动监测;以近、远距离水域异地移殖人工繁育“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开展了太湖、武汉东湖等水域污染物主动监测;以及利用人工繁育技术自主繁养的“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包含钩介幼虫、稚蚌、幼蚌和成蚌)实验动物种群开展了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毒理机制,生物指示和污染预警探索等不同层次的研究;并进一步强化了相关监测和探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该体系可为淡水渔业生态环境污染评价和预警及水域管理提供一套既统一、规范、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强、监测数据较为“精准”的新手段,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捷克等国外及国内北京大学等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学者建立了交流及合作。迄今出版了著作1本,发表了研究论文36篇(其中7篇SCI收录,5篇EI收录,19篇CSCD核心库收录),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初步建成了相关领域较为专业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监测及毒理研究专用“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实验动物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