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衍亮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工作会议
2006-09-22 00:00:00  来源:

编者按:二OO四年二月九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4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组书记、院长王衍亮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工作会议上代表院党组所作的《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为建设一流的科研院所而努力》的工作报告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也是我院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南。二OO三年全院科研、开发、转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院党组更注重长效成果和求真务实,不满足当前的成绩,把水科院建设成一流的科研院所当作重要目标来抓。

王衍亮院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中心,2003年我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该部分全面总结了2003年我院科研人员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科研、开发、转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绩;二、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目标,为建设一流研究院所而努力。该部分总结了我院2003年工取得众多作成绩的主要经验,就是要明确,科研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国渔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需求。同时自找差距,明确提出我院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众多不足之处。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做好2004年的各项工作。该部分提出了要编制好我院科技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内的各项重点工作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全院渔业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现摘要如下,供工作中学习、参考。

同志们:

我院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围绕我院新时期战略目标,研究部署2004年的工作。

一、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中心,2003年我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3年是我院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部有关司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以组建非营性利科研机构为契机,全面推进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1.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去年是我院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的一年。2002年底,科技部等三部委批复农业部三院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和农业部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后,我院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事业单位和科技型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并下发了科技创新研究岗位遴选条件及研究人员绩效量化评价办法等多个有关文件。各有关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办法和程序。目前整个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包括院部在内的六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结束,六个转企所站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两个转为农业事业单位的所重新确定了发展方向。全院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2.进一步深化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各单位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比较合理的人员队伍,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大多数单位职能处室及研究岗位全面实行了竞争上岗,人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研究岗位的竞争基本打破了原有的职称概念,根据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统一设置研究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条件后竞争上岗,量才录用。在六个非营利科研机构中,通过竞争,有22人被低职高聘为高级技术岗位,原有副研以上人员有12人被高职低聘。各单位普遍建立了职务工资、岗位津贴加绩效工资的三元工资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初步实现了绩效挂钩。在单位变性质、人员变身份、收入拉开差距的情况下,全院的改革平稳推进,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改革,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全院干部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业有所值,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二)以加强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1.紧紧抓住15个重点学科(研究领域)建设不动摇。我们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尽快建立起适应现代渔业发展要求的优势学科群作为我院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龙头,紧紧抓住15个重点学科(研究领域)建设不动摇。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去年重点抓了组建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重点学科(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学科组和全院同一研究领域的人员优化组合思路的落实。组成了由14名院内外著名专家和科技主管部门领导组成的第一届院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讨论院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管理等6个研究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领域发展规划,明确了各领域的近期研究重点;初步构建了全院各重点学科(研究领域)的基本科研队伍,为实现全院科研力量的有效整合,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打下了较好基础;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评估命名了1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与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一起,形成了比较配套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为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保障。

2.认真完成好各类在研项目。2003年,全院各类在研课题共653项,70%以上为国家和部(省)级课题。通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绝大多数科研课题完成了进度要求,有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水产集约化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已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一些重大计划,如973计划、863计划、126专项、跨越计划、948计划等项目均按计划通过了不同层次的验收。其中,973课题“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十五”攻关课题“工厂化养鱼关键技术及设施的研究与开发”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与养殖设施开发”、863课题“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速预报技术”、“育性可控和生态安全的转基因鱼研究”、“海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和“高雄性率罗非鱼生物工程育种及其产业化”、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我国重要和濒危鱼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物种保存”以及921项目“高海况打捞设备的研制”均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全年共有17个项目通过验收,24个项目通过鉴定,15项成果获得省(市)奖励。其中获省(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院各单位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38篇,其中,学报级论文247篇,SCI收录论文16篇,与上一年度相比,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3.努力争取新的科研任务。去年,面对国家的一些科技计划进入调整期,新上项目较少的情况,我院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渔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努力适应各类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的转变,主动与全国各兄弟单位搞好联合,集中力量抓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

(三)以推进合作与交流,服务于渔业经济主战场为目标,开放办院扎实有效

1.成功举办“2003′水产科技论坛”。 “2003′水产科技论坛”是我院首次主办的面向国际的学术性会议,虽然遭受“非典”的影响,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来自国内各主要渔业科研单位和美国等8个国家的专家共250多人参加了论坛。在规模、学术水平以及交流的活跃程度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树立了品牌、交流了学术、扩大了影响、锻炼了队伍,也充分展示了我院的科研实力和作为渔业科研国家队的作用。

2.“农业科技年”活动办出实效。去年是全国农业科技年,在这项活动中,我院开展的工作有声有色。按照“农民所需、市场所要”和“事、势、实”的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活动,将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带到“塘边船头”,带给农(渔)民。由院主办的全国农业科技年“渔业科技日”活动和“盐碱地水产养殖”现场会两项“农业科技年”标志性活动效果十分显著,农业部和有关省市领导亲自参加,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成为了农业科技年的一个“亮点”,受到部领导及各方好评;全院各单位共组织500人次以上的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开展科技调研活动,撰写科技文章和书籍100万字以上;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等重点渔区举办以优良品种养殖、病害防治、健康养殖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班80多期,发放科技资料7万余份,培训农(渔)民和水产工作者18000多人,辐射带动1400户以上的农户脱贫奔小康;通过“基地+农户”、“项目+农户”等方式重点抓了100户渔业科技示范户和困难户;开展了送信息、送技术、送优良苗种下乡入户等工作,并在产品销售等方面搞好服务。这些活动,给农(渔)民带来了实惠,为提高渔业的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

3.组建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构建渔业科技合作平台。为加强全国水产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由我院发起成立了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此项工作为加强全国渔业科研单位之间学术和人员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共同争取和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渔业科技西部行、与地方共同组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方面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4.对外合作工作取得新进展。去年共邀请来自美国等12个国家计64人次的科技人员来我院讲学、访问、科技交流和合作研究,引进20多名外国专家来院指导科研工作和开展技术培训。派出39个团组、73人次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赴2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科技考察以及双边渔业谈判等活动。派出16批28人次赴国外(境外)培训,为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与美国、加拿大、韩国、芬兰、世界鱼类中心、亚洲开发银行、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机构开展了项目合作。在巩固已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辟了与匈牙利、乌兹别克、朝鲜等新的合作渠道。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展。

(四)以完善、提高、拓展为重点,科技产业和质检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1.科技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去年,虽然在生产季节发生了“非典”疫情,对我院科技开发和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各单位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全院科技开发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全院科技开发实现收入10135万元,达到当年科学事业费拨款的98.1%,创利润1007万元。5个研究所和院部的开发收入超千万元,年产值和销售额超过千万元的科技型企业达到3家。珠江所水产药物实验厂、无锡中水渔药有限公司、青岛金海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单位的“四技”服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在探索改制工作,积累了一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和运作的经验,为下一步深化科技企业改革奠定了基础。

2.院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院在较好地完成各项检测项目及认证工作的同时,努力争取新项目,全年共争取国家和行业标准项目29项,约占渔业项目总数的57%,新增合同经费1213万元。经过两年的努力,质检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全院各质检中心在全力配合行业做好质量标准工作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地方委托检测、司法委托检测、仲裁检验等任务,为社会提供第三方检验工作,通过优质服务树立品牌,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挂靠在我院的全国水标委及各分技委秘书处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技术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对水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其工作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五)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核心,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人才队伍建设又上新台阶。我院首批招聘的12位院首席科学家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为全面提升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开展了第二批首席科学家的招聘工作,目前资格审查工作已经结束,人选将于近期遴选出。各单位通过改革,遴选出一批年轻有为的一级研究员或责任研究员,并初步构建了在研究员带领下的研究队伍。以各种方式引进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各单位学习、工作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院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正着手制订人才建设规划。这些工作,对充实我院学科带头人队伍,扩大人才队伍规模,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培养和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的同时,我院也加大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举办了首次所站长及部分处级干部理论知识培训班,部分研究所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各单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地方组织的各种培训和挂职锻炼,通过各种培养方式,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

2.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年初,院党组下发了2003年院党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实施意见,使我院的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一年来,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4个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及所站领导试用期满考核工作。通过调整充实,使全院所级领导班子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更为合理,班子的整体实力、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同时,加强了院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院党组通过办事公开、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派人参加各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各所站领导班子和“一把手”每年向院党组述职,注重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对所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廉洁自律情况有了更全面地了解,加强了对所站级领导干部的指导和监督。

3.强化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根据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我院把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作为2003年制度建设的重点。院属各所站都根据各自的改革定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中,非营利科研机构着重制定了全员聘任管理办法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转为科技型企业的单位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转为农业事业单位的所正在建立适应改革需要的新机制,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全院的规章制度建设、办事程序、公文质量、基础数据以及院网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院属各单位都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去年我们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总体情况是好的。全院信访数量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重复来信和匿名信较多,没有涉及现职所、站领导本身的廉政问题。群众对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是满意的。

另外,在农业部、科技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我院争取到的科学事业费、基建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均比上一年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我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目标,为建设一流研究院所而努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研究院所的总目标,把我院建成全国渔业科技创新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的总要求,大力进行学科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深了对做好新时期渔业科技工作的认识,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也积累了一些体会。

(一)服从和服务于渔业经济发展,是我院科研工作的宗旨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院都始终坚持把解决渔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作为中心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水产品供应紧缺时期,我院各研究所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苗种繁育和养殖高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促进了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在渔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院又服从和服务于从数量型渔业向质量效益型渔业的转变、从资源开发型渔业向资源管理型渔业的转变、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的新形势,对科研工作的重点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加强学科创新,为促进我国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我院作为产业部门所属的公益类科研单位,只有坚持把国家和行业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服从和服务于全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真正发挥国家队的作用,才有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明确定位。全院各所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前伸后延,集中力量解决渔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这是我院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大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全院科技工作者要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正确处理好实验室工作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关系。既能在实验室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搞好研究工作,又能在生产一线、在“塘边船头”显身手,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搞好服务。我院的各个所站都位于我国主要的渔业产区,技术需求量大。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办院、开放办所,加强院地合作、所地合作,在促进地方渔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的知名度、显示度日益提高,从各地获得的支持也越来越大,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也得到新的增强。四是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已形成了一些传统优势领域,虽这些领域大多属于常规技术和基础性的工作,看起来不属于高精尖,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对我国渔业发展起重要作用,不少内容是水产科技工作的“永恒”主题,虽然其手段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存在改造和升级的问题,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讲,永远不会变。全院的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否则我们的路就有可能走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渔业经济在发展、科技在发展,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以后,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两者不可偏废。基于以上的体会,在此需要和大家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各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没有论文,特别是没有高水平的论文是不行的,但必须明确的是,论文主要应该是在解决渔业生产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总结、升华、发现和理论的提高。我们要同时防止为了论文而论文和仅注重实际过程不注重总结提高两个倾向。条件成熟时,院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产业部门研究单位特点的评价办法。

(二)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建设一流院所的希望所在

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科研院所,是我院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也是我国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实现建设一流院所的目标,必须在学科水平、人才队伍素质、经费和设施、科研成果、科研特色、管理水平、学术声誉、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达到一流标准。也就是说,一流的科研院所应该是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对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得到社会公认的院所。从我院的实际情况看,全院按海区、流域、专业设立的9个研究所和4个增殖实验站,包括加挂院牌子的黄河水产研究所和鱼病研究室,分布在我国主要渔业产区的11个省市,比较符合渔业区域性强的特点,布局比较合理,这一格局只能强化,不能削弱。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多数单位在学科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科研条件建设和对社会贡献程度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部分研究所在农业部组织的几次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评估和基础研究能力评估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应该看到,就我院各研究所现有的实力和发展趋势而言,某一研究所可能在某几个方面达到一流,但很难从整体上达到一流。每个研究所相对来讲是弱小的,但从全院整体看,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关系。院属各单位,无论是按非营利科研机构改革的研究所,还是转为农业事业单位和科技型企业的所站,都是全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和体制,把全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各个单位的优势集中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实力、社会贡献与社会影响度等方面都达到一流,才能实现建设一流院所的总目标。全院的同志,特别是所站级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上自觉实践这一要求。

(三)整合全院力量,强化学科建设,集中优势,突出重点,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

这几年来,我院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也正是坚持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主线,在全院范围内优化学科布局,实行学科战略重组,组建了15个重点学科(研究领域),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引导人才、资金等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全院科技力量的优势集成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院学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中,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对我院特别是各所的学科建设来说,十分重要的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形成特色,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分散重复,才能实现全院各所优势互补。只要每个研究所在院的统一规划指导下,举全所之力,重点建设一个或几个一流学科,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全院来说,就是建设了一批一流学科,就为建设一流科研院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出成果,出人才,是我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出成果、出人才是科研机构的根本任务,也是科研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离开了出成果、出人才,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都无从谈起,科研机构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依据。 正是因为我院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促进我国渔业的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在历次科技体制改革中才比较主动,科技事业才得到了较好发展。有为才能有位,要在今后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在出成果、出人才,特别是出大成果、出大人才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虽然各单位的工作千头万绪,但要始终紧紧抓住成果、人才这两个龙头不放松,以此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

(五)坚强的领导班子,优秀的人才队伍,是我院发展的前提

一个单位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我院各单位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院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不放松,先后组织召开了全院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重点抓好落实。一抓院班子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抓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二抓所站领导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三抓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四抓办事公开、建章立制。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全院各级领导班子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讲团结、讲大局,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和全院风气的好转,一心一意搞科研,专心致志谋发展在全院已形成共识。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干部职工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如何有效整合全院优势,真正做到全院一盘棋还需要制定更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较少;在稳定和吸引人才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机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虽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但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大的成果还比较少;科技条件建设、科技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做好2004年的各项工作

根据目前渔业经济和渔业科技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2004年全院的工作重点如下:

(一)组织编制全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我院来说,也是实现“建设一流院所,建成三个基地”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十分关键的时期。制定这一时期的全院发展规划,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规划搞得好,落实得好,将对我国渔业科技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初步考虑这个规划要明确回答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一是未来10到20年,世界渔业、中国的渔业是个什么样子,主体是什么,趋势是什么;二是未来渔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三是什么是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何建设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我院作为渔业科研的国家队,应该如何布局,建成什么样子,与中科院、大学和地方研究机构及推广机构、生产单位如何衔接;五是采取什么样的机制和措施来真正解决全院一盘棋的问题;六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基础条件建设。当然,这个规划还会涉及院和各单位的一些其它问题,并要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农业部渔业局将编制的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规划必须有可操作性,编制出来后,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决不能停留在纸面上。院党组是下了决心的,要作为今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把规划编制好。大家在会上可以对此充分发表意见,具体事宜会后将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

(二)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组建学科研究中心,探索建立促进重点学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在保持全院以所为单位的组织结构不变的同时,选择条件成熟的研究领域,每个研究领域在全院成立一个研究中心,由首席科学家担任中心主任,根据确定的研究重点,在全院设立若干个分中心(或研究组),由有关专家担任分中心主任(或研究组长),全院各单位相关的研究力量,在科研方面都纳入中心统一组织和管理,努力实现全院一盘棋。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研究重点。结合制定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选准各学科的突破方向,明确本学科(研究领域)近5-10年的重点研究任务,凝练出重点研究项目。在此基础上,全院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各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就要紧紧围绕这些研究重点来开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充分发挥首席科学家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要建立通报制度、调研制度和学术例会制度等工作制度,使各首席科学家及时全面掌握全院各单位的科研工作情况,并加强对各单位学科建设的指导。同时,院里和各单位都要为首席科学家开展工作提供方便,在工作经费、工作安排等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当前,特别要发挥好首席科学家在组织和争取科研项目方面的作用。首席科学家要将组织全院力量争取重大科研项目作为最重要的职责任务之一,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尽快抓出成效。

――加快科技条件建设。条件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硬件环境,要通过争取国家专项支持和院重点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各级重点实验室、特别是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院重点实验室的特色,逐步使院重点实验室成为区别于国家和部级实验室的功能实验室,成为各研究中心、分中心(研究组)的载体。中试基地和各类基础库的建设也要在院规划编制完成后统一布置和加强。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作为水产科研的国家队,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全院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鼓励科技人员对形成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科研成果,维护合法权益。

(三)巩固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所的分类改革

――按照科技部和农业部的安排,今年年底将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改革进行阶段性验收。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五个非营利性科研单位要从学科设置、制度建设、人员聘用、经费条件保障、成效和业绩、人员分流等六个方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关键是要逐字逐条地研究科技部制定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认定办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六月底以前完成所有认定准备工作,保证年底前通过阶段性验收。

――对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等六个转为科技型企业单位总的要求是:六月底前要做好组织构架、清产核资、资产划拨、资本金核定、资产评估等工商注册前的准备工作,年底前完成企业登记注册工作。六个单位实行不同的转企方式:渔业工程研究所进行整体改制试点;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和长岛增殖实验站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下营增殖实验站划转地方管理;营口增殖实验站在继续做好划转地方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好转制准备。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立足于先转制后改制。转制时,根据国家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将质检中心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由院委托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管理。内部所属企业可以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对于占用该所资源的下属企业,改制时由所相对控股,对于法人、自然人所持股份的比例由渔机所根据院的总体要求研究后行文请示,批复后执行。全所的业务重点可放在养殖和加工装备及渔业工程研究方面,同时对渔船渔机、远洋渔业装备要有长远考虑。

渔业工程研究所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渔业工程的咨询和设计工作。改制时,应积极寻求社会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投资入股,渔业工程研究所主要经营者和技术、业务骨干也可以入股。

――长江水产研究所和珠江水产研究所,要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进一步调整科研业务方向,加强管理,拓展科技咨询、服务和推广范围,按照有关要求做好转型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努力做好院“国资经营管理公司”组建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六月底前完成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的修改完善工作并争取报农业部审批。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院组建集团公司的目标没有变,但现在看来,组建集团公司只能是一个长远目标,作为第一步,先组建全院国资经营管理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利。组建国资公司涉及授权,在授权没有解决前,先由院科技产业处代行国资公司的权利。

(四)继续深化开放办院

――充分发挥全院的整体优势是开放办院的基础。开放办院,首先是院属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开放。只有通过在全院范围内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全院科技力量的优势集成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开放办院”具有基础和更具广度和深度。因此,院准备研究有效措施鼓励院属各单位间通过短期工作、合作研究、学术活动以及竞聘流动岗位等多种形式加强人员交流;依托在各单位的各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研究实验基地都要做到相互开放;各单位的实验材料、实验数据、科技文献资料等,有条件的也要实现共享,真正在全院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

——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各级重点实验室在向院内开放的同时,都要通过聘请院外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接受院外科研人员和学生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和做毕业论文、设立开放课题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开放。院重点科研基金计划,要拿出一定比例的项目面向院外开放,国内外专家都可以申报并来院做研究工作。院科技进步奖也要向院外开放,评审组要有一定比例的院外专家,不论院内外申报的成果,都按同一标准进行评审。通过扩大开放,一方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思维、技术和方法,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将我院的科研工作置于社会的大坐标系中,使我们清醒地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断改进和提高。

――继续加强和扩大与其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真正使我院成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我院及院属各单位先后同有关大学和研究所达成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大力开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招收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人才培养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院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还不高,与其它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还不大,层次也不高。从今年开始,我们要上下共同努力,在大力提高研究生导师业务素质的基础上扩大博士生导师队伍的规模;扩大与其它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准备以院的名义与有关单位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让更多的研究生出现在我们的实验室中;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研究生在所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积极促进与其它研究单位和高校共建实验室和其它形式的联合。根据具体情况,部分研究所可加挂地方的牌子。

——继续做好“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和“渔业科技西部行”活动。以举办科技培训班为重点,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送科技入户,使先进实用的水产科技知识和技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农(渔)民致富的法宝,促进农(渔)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和科技素质的提高。与西部有关省、区渔业部门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通过项目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扩大我院在服务“三农”工作和西部开发中的影响力和显示度,带动当地农(渔)民增收,农(渔)业增效和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发挥好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的作用。我院去年倡议组建的“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络”是面向全国的长期开放的科技协作平台。我院作为发起单位,要主动促进各成员单位间加强学术和人员交流,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渔业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要整合全院资源,从重点学科、重点对象和重点项目等方面认真筹划,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巩固中日、中韩等原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争取与欧盟国家以及国际渔业机构之间签订渔业科技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继续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我院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吸纳国外资金、项目和人才,又要选择重点产业、重要成果“走出去”,拓宽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渠道。要积极引进国际上高水平科研人员来我院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作,扩大国外学术顾问的聘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另外,我院今年将围绕十五个重点学科(研究领域)的建设,以院名义、有针对性地组团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拓展合作渠道。

(五)突出抓好科研工作

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的渔业工作要特别注意和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要千方百计保持渔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要努力处理好渔业发展与保护资源生态的关系;三是渔业发展要为确保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我院的科研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好这些问题来开展。

――面向渔业经济主战场,研究解决渔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渔业生产第一线,重点研究解决水产优良品种选育,水产生态和健康养殖技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体系,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和保护技术,特别是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配套设施和技术,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制修订、无公害饲料、药物生产技术和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人工渔礁建设、渔业水域生态修复技术等关键技术,为促进渔业结构调整、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渠道争取科研任务。一是要有效整合力量,发挥全院整体优势,巩固和发展已有渠道。今年要通过抓好提前量、搞好项目储备、发挥好首席科学家的作用、形成全院一盘棋等工作,在争取承担国家和农业部的重大科研计划项目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二是更新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地方科研项目、企业科研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争取工作。今年,准备以院的名义组织召开一次水产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民营水产企业的技术需求,构建科技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平台,拓展我们的服务对象和领域,拓宽科研课题来源渠道;三是解放思想,下大的决心,找准切入点,争取国家重大财政专项支持。要结合制定全国渔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开展战略研究,理出几个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又与渔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积极争取获得像126项目式的国家重大财政专项支持。

――完善熟化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我院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并且在渔业生产和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大菱鲆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鲟鱼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设施和技术、工厂化养鱼设施和技术、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等等。但是,由于我们工作的原因,这些成果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显示度和影响力都还不够。因此,全院各单位要对近5-10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和梳理,对于已经在渔业生产中转化并产生良好效益的成果,要认真进行总结和宣传,并大力做好转化推广工作,提高它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显示度和影响力;对于技术不配套或处于中试阶段、但有市场需求的成果,要尽快完善熟化,并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提倡求真务实、百家争鸣,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去年我们在全院提倡求真务实,反对浮躁,树立良好的科研风气,一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今年要在提倡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提倡百家争鸣,创造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科研氛围。高层次的研究人员要在对年青人传、帮、带的同时,注意从年青人身上学习新的思想、新的东西,有宽阔的胸怀;年青人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让所有科技人员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

(六)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增强我院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发人力资源。根据我院科技队伍发展建设的目标和组建非营利科研机构的需要,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院各级领导干部及人事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扎实有效地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工作。要广泛吸引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进一步凝聚渔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精英,形成一批代表国家级水平、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科学家群体和一大批高质精干、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在人才使用上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国际、国内优秀人才来我院开展科研活动,使流动人员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各单位要注意处理好现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关系,要加强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批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团队。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研究所,希望各位所领导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事业的发展,吸引、培养、选择、凝聚人才,用好人才。院今年准备召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加快现代企业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科技产业。各单位现有科技型企业,包括进入非营利科研机构和转为农业事业单位创办的企业,要逐步改革运行机制,依法进行公司制改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允许职工个人自愿投资入股,占用单位资源的企业改制时在保证单位相对控股的条件下,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持有较大比重的股份。通过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好国内外资源,营造开放环境,加强与院外力量的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针对不同情况,采用院(所)控股、技术入股和推广应用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转化。对于技术含量高、转化周期短、见效快、能形成主体产业的项目,由院(所)控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对发展前景好,但我们自身没有资金和市场渠道的项目,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横向联合,以“我们的技术,别人的资本”进行成果转化;对于社会公益性强、易被广大农(渔)民掌握的项目应积极进行推广,以取得社会效益。同时,院将对已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形成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水产高科技企业,带动全院科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体制上的束缚逐步解脱,院的目标和方向明确后,运行机制及管理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就越显突出,传统的、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建设一流科研院所的要求。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规范、有序、系统、高效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今年我院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准备聘请专家授课,培养一批熟悉ISO9000的骨干,并准备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ISO9000系列的认证试点,并将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推广这一管理体系。

办好院网站和院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院网已初具规模,要围绕全院中心任务,继续充分发挥院网的作用,在适当时候,将进行院网英文版的建设。《中国水产科学》将从今年开始增加英文摘要版面,将原来的英文小摘要改为大摘要,并逐步走向出英文版,以增强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全院各单位的中英文标识要统一,以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另外,要坚持院和所站级领导周工作动态通报制度;进一步规范公文和简报格式,实行公文质量管理责任制;提高档案科技水平和法制化、规范化程度,充分发挥其在各级管理、科研及渔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七)加强院质检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

——进一步明确质检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质检和标准化体系不仅是全院三大业务体系之一,而且是发挥我院科技优势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必须坚持质检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技术机构性质;坚持质检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运作方式;突出拓展面向市场进行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健全质量和标准体系的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组织和协调制度,今年准备出台并组织实施《加强院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成立院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协调和指导委员会,科学规划、服务和协调全院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三是以挂靠在渔机所的国家质检中心为试点,探讨研究所转企后质检中心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办法。

――整合资源,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增强质检中心面向市场进行社会化服务的能力。总结和推广黄海所质检中心、黑龙江所质检中心争取地方质检业务授权和作为司法机构事故调查鉴定中心的经验。各质检中心要主动走出去,创造条件成为地方、部门、企业的任务机构,丰富任务来源和机构功能。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延伸优势,做好质量标准工作。质检中心、认证中心、水标委和分技委秘书处要继续配合政府开展检测、标准化和认证等工作,争取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政府的支持。

——加强质量标准体系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在质检中心检测功能和条件建设方面,要广开渠道,多方争取建设资金,同时院所也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在质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各种形式,加强培训、交流和研讨。实施专家跟踪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适用人才队伍。

(八)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建设一流科研院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农业部于2003年底召开了领导班子建设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部署,部党组对司局级干部的管理权限进行了调整,颁布了新的《农业部管理干部职务名称表》。院党组要根据这些变化和要求,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突出抓好院所两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领导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继续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所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通过交流轮岗、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等方式,加速后备干部的成长。

——认真做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今年我院的各项工作极为繁重,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全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探索适合我院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注重针对性、时效性,为我院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继续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要以评选院级文明单位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院开展评选文明处室、文明职工的活动,推进全院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前移,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处腐败的体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健康发展。今年要研究、制定我院转制单位和实行聘任制单位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这些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为了保证院有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决定从今年起建立巡视制度,由院监察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单位贯彻落实院有关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今年检查的重点是各单位贯彻落实《中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各单位职能部门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研究人员排忧解难,提供有力的支持、周到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机关管理工作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实行办事时效制和责任追究制,把科研人员是否满意作为考核职能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

上一条:五单位荣获0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文明单位”光荣称
下一条:把技术成果带到“塘边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