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黑龙江所“扁吻鱼生物学研究和人工繁殖试验”项目通过鉴定
2006-03-27 00:00:00  来源:

3月14日,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院基金项目“扁吻鱼生物学研究和人工繁殖试验”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扁吻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扁吻鱼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抢救和保护扁吻鱼这一珍稀渔业资源,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2003年开始,承担了院基金项目“扁吻鱼生物学研究和人工繁殖试验”。项目组人员经过三年的刻苦攻关,完成了扁吻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首次发现扁吻鱼上、下颚骨上附生着“拟小齿”,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半圆形的“外腔内”,性腺发育成熟后的再成熟需要两年以上时间等生物学特性。通过安全采捕和精心培育,2005年扁吻鱼人工繁殖首次取得成功,获得成熟卵4.55万粒,受精率为91%,孵化率为80.8%。经过170天的培育,稚鱼平均体重6.5克,成活率为40.8%。2005年5月,首次向克孜尔水库放流体长16mm的鱼苗1万尾。目前,保存野生扁吻鱼90多尾,已有10尾性腺成熟,有望在2006年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繁殖生产。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科学性、实用性强,填补了我国特有濒危鱼类——扁吻鱼研究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上一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工作报告(张合成)
下一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工作报告(张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