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李来好研究员主持的“948”项目“罗非鱼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创新与示范”于5月15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教司主持的中期评估。该项目于2006年启动,经过一年的研究,按计划引进了罗非鱼鱼片液熏工艺技术、液熏鱼片中苯并芘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等,对引进内容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了再创新,改进了新的工艺技术。采用混合熏制罗非鱼片技术熏制的鱼片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品质,苯并芘含量远低于国标限量要求,技术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次研究了熏制水产品的生化变化及其品质控制技术,建立了品质评价体系。
罗非鱼是目前国际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种,具有“21世纪之鱼”的美称,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的国际性大宗养殖水产品,作为鳕鱼的替代品,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全球淡水鱼贸易中,排列第3,仅次于鲑鱼和鳟鱼。
因此,开展罗非鱼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创新与示范,在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开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调整罗非鱼出口产品的结构,使罗非鱼加工产品多元化,并将先进技术在罗非鱼生产区进行推广,对整个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