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第二期业务骨干英语培训班开班二十余日以来,在院所两级领导的关心下,在淡水中心的精心安排下,学员们一方面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积极主动同授课老师和外国专家交流探讨,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自发开展自我管理,组建班委会、开展学术专题报告会、参加玉树地震捐款、进行野外拓展训练,不断提高团体协作能力,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组建班委会 开展自我管理
在4月19日开班仪式上,培训班就成立了班委会。班长由南海所于刚担任,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和宣传委员分别由渔机所吴娟、淡水中心唐永凯、南海所岑剑伟、院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曾首英担任。各位委员各司其责又密切配合,使大家学习紧张有序、张弛有度,生活丰富多彩、劳逸结合。
组织学术专题报告会 促进交流探讨
培训班一方面主动邀请在中心培训的外国渔业专家和官员进行学术报告,一方面主动就自己研究内容向外国同行们汇报交流,达到了既交流学术思想,又提高了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可谓学术和英语双丰收。
4月19日下午2点,培训班邀请了来自于马拉维国家水产研究中心的Brino B. Chirwa博士和马拉维农业部渔业局渔业推广官员Sabstone Benson Unyolo两位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专题报告。Brino博士就马拉维渔业概况、网箱养殖发展过程以及面临的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Sabstone博士重点介绍了马拉维池塘养殖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主要养殖品种、生产系统、捕捞方式和养殖产品的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培训班学员认真听取了他们的精彩报告,并与两位学者展开了友好地学术交流。4月28日,培训班又邀请菲律宾渔业和水生资源局官员James O. Villanueva和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水产养殖部(SEAFDEC/AQD)渔业资源官员Albert Gaitan博士就菲律宾国内渔业发展现状、水产科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并与学员们展开了交流。
5月3日晚7:00,培训班学员吴娟、唐富江、宁劲松分别就利用循环水在人工湿地进行池塘养殖、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管理和黑龙江鲤鱼鱼中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报告。报告全程使用英语进行,提升了学员们使用英语进行报告的能力,增强了学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信心。
开展集体活动 打造高素质团队
在紧张学习的同时,培训班特别在“五一”节日期间安排学员们参加了一次野外军事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学员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帮助、信任、配合和相互支持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增进了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感情沟通,给学员们留给了深刻的记忆,成为学员今后工作生活的一笔宝贵财富。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4月22日,淡水中心开展“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培训班学员纷纷前往募捐现场,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为支援抗震救灾行动,帮助地震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领导关怀 学员坚定信心
4月29日,刘红梅副院长利用在淡水中心调研的机会看望了培训班全体学员,勉励大家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下定决心学好英语,为更好地发展我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开班仪式上,刘晴副院长要求学员们要加强与同期开展的“中国-东盟国家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研修班”和“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并要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促进我院的国际合作工作、推动院所国际化建设做出贡献。
学员们也正是在院领导的要求下,通过多种形式,不但学好英语,而且学以致用;不但学知识,而且交朋友。目前,培训班各项培训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着。我们有理由相信,各位学员们一定能圆满完成培训任务,达到预期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奉献于渔业科技事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