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院所新闻>>正文

黑龙江所首次在东北地区开展细鳞鱼放流活动
2010-06-29 00:00:00  来源:

6月11-25日,黑龙江所细鳞鱼课题组分别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渔业行政部门合作,在我国东北地区开展细鳞鱼放流活动。本次活动共放流细鳞鱼5万尾,全部为课题组无偿赠送,鱼苗体长3-4cm、体重0.05-0.1g。

细鳞鱼是我国珍稀名贵冷水性鱼类之一,自然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北、新疆和陕西等地。近年来由于人为捕捞的加剧和栖息水域环境的变化,细鳞鱼自然资源急剧下降,其线状分布已经变成点状分布,并被列入中国鱼类“红皮书”。黑龙江所细鳞鱼课题组历经近十年的刻苦研究,分别攻克了亲鱼培育、人工繁育、苗种驯化等关键技术,为恢复细鳞鱼野生资源奠定了技术基础、做好了种源准备,本次与吉林、辽宁、黑龙江省渔业主管和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放流,标志着人工恢复细鳞鱼野生资源计划全面启动。

6月11,1万尾细鳞鱼被放流到辽宁省桓仁县雅河,本溪市水务局副局长高泰山、水产处处长王晓霞、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郭海军、总工程师叶远涛、桓仁县水务局等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出席放流仪式,桓仁县电视台对放流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6月13日,在吉林省通化县大罗圈沟河放流细鳞鱼2万尾。吉林省渔业局局长王兆君、渔政管理站站长夏克力、通化县副县长于宏、通化市水务局、林业局、财政局及放流河流所在地镇、村的领导出席放流仪式、通化电视台对放流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6月25日,在38℃高温的条件下,经过31小时长途运输的2万尾细鳞鱼,到达黑龙江塔河,放流活动按预期计划举行,同时积累了细鳞鱼苗种运输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

放流活动结束后,细鳞鱼课题组负责人牟振波研究员代表黑龙江所分别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就未来开展放流活动的时间、放流的规格和数量、放流资金的筹措等达成初步意见,以加快细鳞鱼野生资源的恢复。


上一条:长江所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调研学习
下一条:渔机所召开会议传达院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