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至25日,公益性行业专项“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化研究与示范”项目2012年度总结会在哈尔滨召开。11个项目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专项的19个课题组以PPT的形式汇报了各自2012年度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孙大江研究员主持。
孙大江研究员从3个方面总结本次会次:一是前期工作扎实,材料准备充分,能够提出产业问题,并且取得的成果也显著增加;二是通过3年的项目执行,各课题组工作做到了细致有序,成绩显著;三是通过工作汇报锻炼了青年科技人员的能力。
通过工作汇报,孙大江就专项的执行提出8个问题:一是个别基地虽然已经挂牌,但跟踪指导不够,需予以加强;二是在鲑鳟鱼育种方面还需要再下功夫,加快品种升级和优化;三是鲑鳟鱼类病毒性疫苗的研制进度过慢,此为产业发展之急需,刻不容缓;四是繁育技术中对亲鱼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催产率、孵化率都在明显下降;五是养殖容量研究工作虽很细致,但具体的水体养殖容量报告还没有形成;六是境内外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加强调研,推动与国际接轨;七是还没有找到影响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八是经费使用还存在没有严格按照审计验收规定执行的情况。
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孙大江强调要从3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为完成好项目的总体目标做最后的冲刺,目前除成果已经超额完成之外,其它目标还需抓紧完成,重点将5年的产业调研数据汇总,编纂专著;二是尽早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总结报告,力争该项目能够获得“十三五”的滚动支持;三是专项会议安排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本着少开会、开短会的原则进行,压缩会议,计划只召开3-4次专题研讨会、2次执行专家组会议。
黑龙江所党委书记金星出席会议并就行业专项执行3年来的成果和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做了简要总结。本次会议的部分代表还参加了23日举行的“中国-立陶宛渔业合作研讨会”,并参观了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实验站。
通过此次会议,对本行业专项的进展情况有了总体的把握,并且对今后2年的工作有了详细的部署,为顺利完成本专项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