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增殖中华鲟种群,维护长江生态,5月20日,由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及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司主办,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与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以“关爱国宝中华鲟,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的“全国水生生物增殖行动2006年长江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放流仪式由我院党组成员、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主持,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李彦亮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司周维副司长、荆州市人民政府程雪良副市长、我院李可心副院长以及湖北省农业厅水产管理办公室刘能玉副主任等领导分别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在荆州港码头分批使用自动放流机将6.6万尾不同规格的中华鲟放流至长江中。
此次放流的中华鲟均由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是20多年来集中放流大规格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一次。放流活动正值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期间,有利于加强管理,提高放流成活率。此外,为跟踪评估人工放流中华鲟效果,对放流的中华鲟幼鲟分别采用PIT芯片标志、CWT微型数码标志和锚标,同时进行了遗传标记。
此次放流活动,是全国水生生物增殖系列行动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并为'全国水生生物增殖行动'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