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我院两项成果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07-03-02 00:00:00  来源:

2007日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主持的“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松林研究员主持的“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是近20年来我国对渤、黄、东、南海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的最系统全面的同步综合调查评估,不仅发展了全水层、多种类生物资源评估技术和渔业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也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与环境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直接为国际海洋渔业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图件,为现在和今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渔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和实现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提供了可靠、系统的基础数据和重要的科学依据。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近20年来对我国重要养殖鱼类精子、胚胎冷冻保存和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在细胞、精子、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1)发明了鱼类精子冷冻保存的实用化方法,达到渔业生产的产业化应用水平;(2)发明了鲟科鱼类精子冷冻保存方法,将冻精活率提高到60%以上;(3)建立了大菱鲆等30种鱼类精子冷冻库,并在种质保存、遗传育种和渔业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4)发明了鱼类胚胎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冷冻复活的海水鱼类胚胎和鱼苗;(5)发明了海水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鲈鱼和真鲷胚胎干细胞系;共建立了鱼类细胞系18个。本项成果不仅使我国在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还促进了我国鱼类低温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鱼类遗传改良、物种保护和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据了解,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4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0项;授予2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我们向黄海水产研究所及其他完成单位表示祝贺,向唐启升院士、陈松林研究员及项目其他完成人员表示祝贺

会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并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上一条:院机关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座谈会
下一条:刚果(金)总统基金会主席一行五人赴淡水中心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