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研究员的作用,2月20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在京单位研究员座谈会。院领导、在京单位研究员及相关部门的同志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聂善明副院长主持。研究员们就在京单位研究员应如何发挥作用及如何对研究员进行考核评价进行了交流研讨,并对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有些研究员认为,研究员应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要有研究的学风,解决本学科(领域)前瞻性、战略性等高层次问题,成为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在学科(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要出成果、出业绩;三是要带队伍、培养人才,要带领团队开展工作,把学科立起来,得到社会、专家和同行的承认;四是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能力。还有的专家认为,院的知名度是院里专家知名度的叠加,院部从事软科学研究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研究员应把提高知名度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专家的知名度提高了,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会不断提高。
在谈到对研究员的考核评价时,专家们认为,研究员的考评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人员考评标准应有所区别,有些工作要出成果,有些工作要出成绩,论文(含SCI、EI论文)作为评价指标固然重要,但不能作为制约性因素,等等。
会上,院长、党组书记张合成作了重要讲话。张院长在讲话中对在京单位研究员为院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就如何认识研究员、院部研究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近期应突出抓好的工作等三方面谈了观点,提出了要求。张院长指出:研究员是我院的栋梁群体,是具有极高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的科技工作者。研究员的地位决定了我院的地位、我院的学术地位和在行业中的影响。在座的17位研究员是我院在京单位的重要财富,院重大事项决策时要充分尊重研究员作用的发挥。随后,张院长对在京单位研究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研究员要把自己的事业纳入全院和院部发展的整体规划,并发挥领军和学术带头的作用;二是研究员发挥作用(包括选题、出成果、培养人才)要符合院部发展战略和功能需要,要更加强调规划、战略、政策和管理;三是院部要建立以技术岗位为主体的三类岗位并存的制度,研究员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分类、分级进行,以解决队伍的激励问题;四是研究员要成为院部学术气氛的缔造者和带头人,以建立学习气氛浓厚的院机关;五是研究员要发挥带队伍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六是研究员要积极参与院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聂善明副院长在总结中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张院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勉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好作用,为我院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