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黄河流域湿地水生生物资源价值评估”项目组赴三门峡等地考察
2008-10-07 00:00:00  来源:

由世界渔业中心(The WordFish Center)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际“挑战计划”项目“中国黄河流域湿地水生生物资源价值评估”于7月4日至17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及山东省东营市沿黄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挑战计划”(Challenge Program on Water and Food)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联盟(CGIAR)发起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在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接受的原则下,有效提高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利用效益。"挑战计划"由来自世界各地18个国际研究机构、流域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联合体进行管理。该计划在第一阶段(2003-2008年)选择了全世界7个典型流域(黄河、恒河、卡尔黑河、湄公河、尼罗河、林波波河、圣弗兰西斯河)和2个相关流域(西非的沃尔特河和南美的安底斯河),针对提高作物生产率、流域内水综合利用、生态系统和渔业、流域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全球和国家水和粮食体系等5个研究主题进行应用研究。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生活在湿地地区,依靠那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生。湿地为他们提供了水、食物、动物饲料及生活的原材料。然而,随着人类的活动,有不少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威胁。湿地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资源,如鱼、虾、蟹、蛇、螺、蛙及芦苇、水草等,这些资源对当地百姓的生活有着相当重要作用。然而,官方的统计资料中,它们的经济价值往往被忽略或低估。因此,湿地通常被认为是经济价值低的资源,在当地政府的规划中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黄河流域湿地水生生物资源价值评估”项目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河南三门峡湿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项目执行期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有效地评估湿地水生生物资源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管理部门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视,从而加强对其的保护和利用,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摆脱贫穷,达到可持续发展。

考察组一行18人,其中国际专家7人,国内专家和研究生11人,主要来自世界渔业研究中心、英国Portsmouth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项目组考察期间,受到三门峡市政府和东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三门峡市副市长张君贵和东营市副市长吕雪萍等市领导亲切会见并设宴款待了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Kam Suan Pheng博士与杨宁生研究员也分别向当地政府介绍了项目目的及研究内容,并希望项目的开展能为提高黄河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考察组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受访农(渔)民的配合下,进行了走村问户,就有关湿地的管理、生产、保护问题与当地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座谈,不仅掌握了有关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资料,还初步了解到地方政府和当地老百姓对湿地利用与保护要求和希望,为项目的下一步开展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上一条: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行业发展二处到我院调研
下一条:四川省水产局就我院抗震救灾工作发来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