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2~13日,由农业部渔业局委托我院组织召开的2009年度水产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至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院水产遗传育种学科委员会专家研讨会已连续举行三届。副院长李杰人,渔业局科技处副处长黄建光以及来自水产科研、教学和水产技术推广单位的100多名水产育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促进水产育种工作的开展,交流“十一五”国家水产育种相关课题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强水产育种研究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开幕式上,李杰人副院长代表我院对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水产育种历史比较短,但我们要在几年的时间里面对农牧业几十、上百年育种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研究力量聚焦在物种、技术方法和科学问题上,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院长江所所长邹桂伟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和内容,并表示,各方人员积极参与历次水产育种研讨会,说明水产育种科研队伍正逐步壮大,水产育种工作的春天正在到来。渔业局黄建光副处长对历年来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学术思想和育种技术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肯定。他希望各方面专家和科研人员利用好这次活动,加强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掌握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努力宣传水产育种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技术,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美国奥本大学刘占江教授、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杨国梁研究员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王志勇教授分别作了有关海洋动物分子育种技术、水产动物基因组研究、罗氏沼虾良种产业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学术报告。
会上,20多位国家和省部级水产育种课题主持人就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展、鱼虾贝藻各类水产生物的育种策略、技术路线以及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参会人员围绕水产育种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发掘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研讨和充分交流。大家踊跃发言和提问,会场气氛热烈。
院遗传育种学科首席科学家王清印研究员对会议作了总结报告。他总结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进展和所取得的成就,肯定了水产遗传育种工作对产业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研究经费比较分散、育种基础和育种策略研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对“十二五”水产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次会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产育种理论技术水平、促进有关专家和单位之间的科研合作、保证“十一五”水产育种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