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推动渔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9月27-28日,我院在京举办了第二期科技英才培育计划学术研讨班。院长张显良,副院长李杰人,院首席科学家王清印、徐皓、金显仕、杨健、孙大江、李来好、杨宁生,院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副主任陈大庆、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副主任宋怿及来自院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7个学科的首批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和院相关部门的同志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班。
张显良院长在研讨班上做了讲话。他指出,“5511人才工程”是我院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作为该工程的一项主要措施就是实施“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通过采取多种培养措施,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尽快培育中青年拔尖人才。目前,全院正在积极探索加强人才培养措施,各单位将针对每名“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重点使用。张显良院长同时对“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发挥好承前启后作用, 尽早确立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把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勇挑重担,尽快成才;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进取。要围绕事业发展需要,凝炼科学问题,积极申报重大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是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四是要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团队精神;五是要积极参加理论业务能力研修和专业技能培训,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提高竞争力;六是要加强道德修养,端正学风。张显良院长最后强调,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要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同心协办;要明确责任、不懈追求,努力拼搏;要秉承敬业、职业、精业的精神,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研讨班上,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分别汇报了各自科研主方向的工作进展及今后科研工作打算,院首席科学家及学科主任分别进行了详细点评,进一步明确了人选今后的科研方向和定位,并对如何进行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提升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具体指导。会上,专家们分别做了《渔业装备与工程学科前沿与发展方向》、《我国鲟鱼养殖产业发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学科国内外动态及重点研究方向》、《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初步认识》、《院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学科情况》的报告,并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留学基金委项目申报及出国研修需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讲解;专家们还从做事先做人、加强学术道德、增强团队精神等方面为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提出了具体建议。院科研计划处处长刘英杰作了科技政策解读与渔业项目申报的讲座。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就各自学科的研究动态、发展方向等展开了积极研讨,并就院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及具体措施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李杰人副院长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全院上下要充分认识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荣誉与责任的关系、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关系、学术与应用的关系等三种关系,大力树立努力意识、学习意识、开放意识和紧迫意识等四种意识,注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拓进取,团队合作,争取尽快成为各学科的核心骨干。
此次学术研讨班,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通过与院首席科学家等专家学者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了研究思路,提升了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对促进“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人选尽快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