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我院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新时期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研究座谈会。会议由副院长刘红梅主持,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书民,政策法规处处长江开勇、副处长张成等出席会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龙文军副研究员、当代农业史研究室主任陈洁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廖泽芳博士等专家学者共21人参加了座谈会。
院信息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子江做了题为《新时期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问题研究》报告,主要从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的研究综述、理论辨析,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确认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李书民副局长对该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一方面,渔业市场经济主体问题是建设现代渔业的重大渔业经济理论问题,该课题涉及面大,研究任务重,课题组分别从渔民家庭、渔业合作经济组织、渔业企业等渔业经济主体,系统分析了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在如何认识渔民、如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水域滩涂占用如何进行合理补偿、如何推进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一些创新点,对行业管理很有启发。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清晰地梳理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的概念,对现代渔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确认后,渔业政策法律的制定就有明确的针对性,也才能有效保护渔民合法权益,有效地应对渔业发展空间和产业环境受到多重挤压的挑战。他还对下一步深入推进该项研究提出了要求,提出要在现有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吸收行业外部科研院所、高校等高水平研究力量对渔业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分类研究。
江开勇处长对课题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课题组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任务,提交了课题总报告、7个分报告和专题调研报告,对完善此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议,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他同时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形成一份体现主要研究成果的简要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和领导,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他进一步指出,今后的研究应该对我国2000多万渔民中不同经济主体所占比例,提出一种定量分析模型;在对不同渔业市场经济主体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变革的取向。张成副处长也赞扬了课题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开展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的本底调查的建议。
龙文军副研究员从研究成果借鉴、深入研究的思路等5个方面,对杨子江博士的成果报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赞同报告中对市场经济主体界定、渔民问题新认识、不同主体类型的划分等观点,并称研究内容对我国渔业保险问题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陈洁副研究员认为,此课题研究角度很新、很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确认,能有效保护渔民生产权益。其他与会专家也分别对此课题提了很好的建议。与会者一致建议,渔业市场经济主体问题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我国渔业市场经济主体是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需要继续加大研究的力度。
刘红梅副院长做了总结讲话。她肯定了课题组成员下了很大功夫,尽职尽责,并对课题组应用大量调研、分类比较、统计分析等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表扬。她指出,该项研究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开了一个好头,后续要一如既往地研究下去,要继续推进该项研究的深入开展,为行业决策提供研究支撑。她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提出要加强服务的理念,继续做好服务支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