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9月30日,由农业部主办、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第十届农交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本届农交会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为主题,设立了综合、国际、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种子、现代农业装备、农垦、水产8大板块,全面展示了近十年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新成就,生动反映了“三化同步”取得的新进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积极组织参展,共展出27项渔业科技成果,并在展会期间,与湖北省荆州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荆州打造“淡水渔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农业科技展区,通过活体展示、模型演示、视频播放、展板宣传等多种方式集中展出了近年来在水产新品种选育、远洋渔业、水产病害防控、水产品加工、渔业装备工程等领域取得的27项渔业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中国水科院在推动现代渔业发展、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工程装备水平和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发挥的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农交会期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柳正和荆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守卫代表双方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湖北省副省长赵斌、农业厅党组书记祝金水、荆州市市委副书记雷文洁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本着相互尊重、优势互补、扩大合作、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原则,中国水科院将在基地建设、科技支撑、成果转化、科技培训及科企合作等方面与荆州市开展全方位合作,重点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二是为荆州市建设“淡水渔都”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渔业科技成果在荆州优先转化与推广;四是加强与荆州水产龙头企业的联接与合作,积极扶持水产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五是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培训,提高荆州市水产科技队伍水平。
协议的签订,是中国水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渔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加强政产学研企合作,推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水科院将不断提高水产科技成果在荆州的转化能力,切实转变荆州水产发展方式,为荆州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