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正文

中国水科院承办第16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2013-05-29 00:00:00  来源:

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16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

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威海市委副书记赵熙殿出席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秘书长白玉良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院士,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杨雄年、渔业局副局长李书民,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郭志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副院长刘晴、副院长刘英杰,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高中琪,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姜清春,威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惠等出席论坛。来自国内主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以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菲律宾等国家知名专家和大型水产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近300人参加论坛。

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致辞

张玉香指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国,水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关系国民优质蛋白质供应的重大战略问题。水产种业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第一产业要素,是确保主要水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物质基础,水产种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已成为提升水产种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张玉香就加快水产种业创新提出了3点意见。一是加快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种业理念。现代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渔业、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努力培育推广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强水产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国际合作,围绕水产养殖主导种类,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突破性的水产种业科技成果,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区域特征明显的新品种。将水产种业创新研究方向拓展到育种设施、苗种培育、良法服务等多元化领域,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成果转化。三是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培育一批现代种业企业。在水产原良种工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创新经营机制,加强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努力培育育种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营规模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企业。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致辞

此次论坛是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级别最高、出席专家和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与会专家围绕“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中心议题,重点就水产育种理论基础、水产新品种创制与育种技术、水产种业体系构建、水产种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展开研讨。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院士、挪威海洋研究所副所长(IMR)Karin Boxaspen、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高级研究员Marc Vandeputte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海洋大气研究所首席科学家Nigel Preston先后作了主题报告。论坛秉持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科技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宗旨,汇聚了行业主管部门、产学研等中坚力量,为水产种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升理念,拓展思路,达成共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业体系建设,以提升我国水产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论坛由威海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支持。


上一条:柳正书记会见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技术顾问
下一条:张显良院长会见广西北海市副市长李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