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烟台联合主办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新型渔民、基层渔技人员万人培训工程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培训会”。
培训会上,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等10余位鲆鲽类体系岗位科学家针对鲆鲽类优质苗种生产与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管理、陆海接力与工程化池塘养殖模式与技术、循环水系统中鲆鲽类生长和生理特征、生产养殖病害风险控制、水产品的安全问题及控制和鲆鲽类市场变动趋势及应对措施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和核心科学管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专家们与养殖户展开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并将联系方式做成通讯录发给了每位与会者。参会人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水平很高,既开阔了从业者的视野,又有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兼顾了多方需求。
培训会由鲆鲽类体系山东综合试验站、青岛综合试验站和烟台综合试验站承办。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水科院有关人员,鲆鲽类体系10个综合试验站负责人、烟台及威海等示范县区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发放培训材料1000多份。
今年,农业部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新型渔民、基层农技人员万人培训列入农业部为农民办实事工作。中国水科院组织院属单位,联合国家鲆鲽类、大宗淡水鱼和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培训和交流,从业者掌握了先进技术,了解了市场动态;科研工作者掌握了生产中的一手资料,将更好地为渔业科技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