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淡水中心在大口黑鲈性控育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2025-08-04 10:36:35  来源: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强俊研究员团队在大口黑鲈性控育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大口黑鲈作为我国特色水产经济鱼类代表,产业极具发展潜力。作为具有典型性二态性的鱼类,其全雄化养殖培育具有重要生产意义。团队长期致力于大口黑鲈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先后开发出基于PCR-RFLP/TaqMan-MGB探针法快速精准鉴定大口黑鲈遗传性别的方法,创制出遗传雌性(XX)但生理表现雄性的“伪雄鱼”,以及遗传雄性(XY)但生理表现雌性的“伪雌鱼”。2025年,团队以2龄性成熟“伪雌鱼”为母本成功突破了大口黑鲈“YY鱼”制种技术,目前已培育“YY超雄”大口黑鲈群体15000尾左右,破解了全雄苗种供应的种源难题。团队将生物育种技术与性别控制体系深度融合,创制出大口黑鲈滞育系,解决了大口黑鲈越冬后“产后综合征”造成的高死亡率问题,满足了大口黑鲈产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大口黑鲈全雄化、高密度、高效率养殖解决了核心种源障碍,更开创了鱼类性别控制与全人工繁育技术融合应用的典范。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加州鲈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2022-ZYXT-07),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130),苏州市科技计划的课题(SNG2021009)等项目支持。相关成果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quaculture》(IF 3.9)、《Aquaculture reports》(IF 3.7)、《Biology》(IF 3.5)上。

全文链接:

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0848

https://doi.org/10.1016/j.aqrep.2025.102761

doi.org/10.3390/biology13121029


上一条:南海所首次科学记录南海区域巨口鲨活动
下一条:珠江所在鱼类营养生态位与肠道微生物协同演化介导亚热带河流物种共存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