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南海所对稀土元素在不同营养级野生海洋鱼类体中含量分布特征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11-10 11:21:48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王许诺(第一作者)、谷阳光(通讯作者)、王增焕对稀土元素在不同营养级野生海洋鱼类体中含量分布特征的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are earth elements in different trophic level marine wild fish species》为题发表在环境领域国际知名刊物《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金属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的钪、钇和镧系等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广泛应用于高科技行业。稀土元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使用,不可避免的致使其进入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存储、生产、消费、出口和进口的国家,产量约占全球60%以上。稀土元素被认为是新型的污染物,当其进入水生态系统,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海洋鱼类因其高蛋白质含量和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导致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稀土元素等进入海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作用,最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分析不同营养级野生海洋鱼类体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尤为必要。

南海约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212米,是我国最高捕捞强度的区域,每年捕捞产量大于300万吨。南海北部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也是我国南海捕捞的主要区域。南海所团队选择南海北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稀土元素在不同营养级野生海洋鱼类体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和食用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并未出现食物链放大效应,不同营养级野生海洋鱼类表现对轻稀土的富集效应,同时表现出铈(Ce)、钆(Gd)、铽(Tb)和镝(Dy)的异常;食用风险评价表明,食用该14种经济鱼类安全。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9YFD0901105和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FEEL-2017-14)项目的资助

 

论文在线获取链接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974912101928X

 

上一条:长江所“漆黄素在抗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下一条:东海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渔业水域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召开课题研发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