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亮点工作 | 贯彻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06-2016十年工作会议>>亮点工作>>正文
 

把科技根植于产业 大力推进渔业向前发展
2017-03-22 09:25   审核人:

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

我国海水养殖先后经历了藻、虾、贝、鱼四次养殖浪潮,奠定了庞大的水产养殖产业基础,为改善我国人民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养殖生产实践证明:每个养殖新品种的开发、新技术的建立、产业的跨越发展都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水产养殖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浪潮的形成都是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而实现的。大菱鲆的养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一、构筑科学信念,孜孜以求建立大菱鲆产业基础

大菱鲆(商业名多宝鱼)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名贵海水鱼类,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容易接受配合饲料和养殖管理等优点,是欧洲各国大力开发的优良海水鱼类。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北方沿海鱼类养殖长期滞后的局面,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为首的养殖专家立志把大菱鲆引入我国进行养殖。经过科学分析,10多年的关注、考察、执著追求,终于在1992年将大菱鲆引进我国,并开始了大菱鲆繁育工作的艰苦探索。

然而,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繁育工作极不顺利。研究人员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引进苗种几近夭折、种群数量小、意外突发事故、三次更改实验场地等困难,凭借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终于经过7年攻关自主攻克了大菱鲆规模化苗种繁育的技术难关,建立了控温、控光、营养投饲的生殖调控技术,达到了年生产苗种数千万的商业化规模,为养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苗种化基础,其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的信念,孜孜以求的工作精神是这次大菱鲆苗种繁育之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是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整整7年时间换来的第一次苗种繁育成功,可以说它是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中国沿海、普及大菱鲆养殖的火种。于1999年之后,课题组以其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先后足迹遍及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江苏等省份的上百家育苗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他们每到一处,从育苗场设计、制定计划、亲鱼培育,到确定技术环节、工艺流程,都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流,无不精细入微。迄今为止,这100多家大菱鲆育苗场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自给自足的苗种繁育体系,每年可生产苗种8000万到1亿尾,为普及大菱鲆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足的苗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关,要建立大菱鲆产业构架,其养殖技术也不容忽视。随着苗种繁育技术的建立,课题组又全力投身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成技术上来。根据大菱鲆的生理要求和生长习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大量实践,总结建立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模式。由于这一模式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廉,具有遮阳、保温功能,符合大菱鲆生长需求,养殖效果好,迅速向全国示范推广,短短几年里,成为沿海一带的投资热点。目前,商品鱼养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年产量5~6万吨,直接产值35亿元,产业链收入6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当前我国沿海农村的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之一,为促进沿海“三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大菱鲆在中国开花结果,大菱鲆相关研究人员多年来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攻破了重重技术难题,建立了一整套实用技术和工艺体系。也正是这些技术的形成,并与广大的产业部门有机地相结合,对大菱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劲的动力。几年来,课题组技术人员先后与1000多家养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指导和交流,几乎遍及所有养殖企业,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从大菱鲆引进到规模化产业形成,仅仅用了不足十年时间;而且这十年我们走过了欧洲30多年的研发道路,我国的大菱鲆养殖产量已是欧洲总产量的8倍,成为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

在首创北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北苗南养”、“南北接力”、“海陆接力”“节能越冬”等新理念和新技术,并付诸养殖实践,使大菱鲆养殖区域扩展到南方的福建和广东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建立,促进了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第四次浪潮的兴起。大菱鲆在繁育和养殖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重要成果。因此,大菱鲆的引进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创新奖等殊荣,雷霁霖院士亦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和水产科技创新典范。

三、重视科技下乡活动,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如果说科技是生产力,科技下乡活动则是农村基层实现生产力的金钥匙。大菱鲆养殖是一个高效益的养殖产业,吸引了数十万兴趣人士投资兴业。在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技术水平低、不规范运作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养殖技术和技术的推广工作对养殖基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一现实情况,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一边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一边及时总结进行科技咨询活动。先后成立了繁育养殖组和病害防治组,进行专业咨询活动,成员达到20余人,每年接洽来访和电话咨询数千例,解答养殖业者的疑难问题;近五年来,接诊、出诊进行疾病诊断服务3000多例,走访和指导养殖场5000家(次),另外配合各县市水产部门进行‘转产专业’、‘职能技术培训’等活动,深入养殖一线进行培训和讲座200余次。同时,在完成国家重大项目的基础上,我们编辑出版了《大菱鲆养殖技术》、《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大菱鲆疾病与健康养殖技术》书籍、图谱和光盘等技术资料。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技术资料的形成,为养殖业者及时提供了技术信息、提高了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并为养殖者解答和排除疑难问题,诊断治病,提高经营效益,为产业保驾护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关注药残事件,捍卫产业显真情

2006年11月,大菱鲆药残事件导致成品鱼完全停售,对蓬勃发展的大菱鲆产业给予沉重性打击。事件发生以后,基于对该产业的关心和爱护,黄海水产研究所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安排相关部门商讨应对措施。在事件初期,随即派出了以雷霁霖院士和王印庚博士为主的专家组多次配合国家调查组、农业部、山东省所进行的专项调研活动,以掌握养殖基层的养殖现状和药物使用情况。随着某些媒体对大菱鲆冠以“毒鱼”、“致癌鱼”等错误报道的情形下,雷霁霖院士和王印庚博士先后20余次通过中央电视台以及上海、广州、北京、青岛、济南、南京、西安等地方电台、报纸宣传大菱鲆鱼的品质、健康养殖优点、技术工艺和药残应对措施,呼吁各界爱护大菱鲆养殖产业,对扼制错误报道、消除百姓的消极消费心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是大菱鲆的主产区,这次药残事件对其产业影响深重。为此,山东省各级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在政府部门的部署和邀请下,王印庚博士先后参与了山东省科技厅、海洋与渔业厅、以及潍坊、日照、莱州、烟台、昌邑等市县水产局进行的有关健康养殖及药残控制讲座与讨论会10余次,作为主讲人提出了药残事件发生后诸多有关应急措施、长期机制等建议,收到了良好的宣讲效果,由此得到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通报表扬。另外,在《山东省药残专项执法行动培训班》上,针对渔业主管部门领导、渔政、渔业推广站等执法人员,进行了健康养殖技术、病害和药残控制讲座,对正确执法、进行标准化养殖、规范市场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没有销售就没有产业。在销售完全停顿的时刻,大菱鲆产业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我所科研人员同养殖业者的心情一样心急如焚,期盼大菱鲆重回消费市场。在技术上,我们率先倡导产品追溯制度并设计了品牌标记上市方法,帮助烟台天源水产有限公司第一个重新回到上海市场;在促销方面,我们多次派专家参加了在北京、济南、上海等地举行的大菱鲆产销对接推介会,宣讲大菱鲆优良品质和安全消费观念,为大菱鲆成功重返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下,黄海所派出多名专家连夜编写《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指南》、《大菱鲆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及用药指南》,以最快的速度编写而成,发布在院网站上供养殖业者参考。同时,印制成小册子,在农业部科技入户赠书活动中将1600份赠送给山东日照和辽宁葫芦岛市的大菱鲆养殖业户,为健康养殖、防病治病、规范用药提供了技术参考;在送上技术的同时,也送去了领导主管部门的温暖。

药残事件发生两个多月来,我所科研人员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行动,为平息药残事件和大菱鲆重新上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药残事件后,以培训养殖主管人员和养殖基层技术人员2000余人,并计划筹备《鲆鲽鱼类养殖战略发展与水产品药残控制论坛》的召开,在重振大菱鲆产业活动中扮演了主导性角色,为维护大菱鲆养殖产业和产品的“双效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菱鲆养殖是一个新型养殖产业,在完善技术、拓展产业链、平息药残事件的工作上,黄海所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继大菱鲆做大做强之后,鱼类研究室又相继研究开发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黄盖鲽、石鲽、园斑星鲽、大西洋牙鲆以及塞内加尔鳎等优良养殖品种的的生殖调控、苗种培育和养成技术。为迅速推广养殖新品种,推动以鲆鲽类为主体的产业群,于2005年7月我们主办了全国性《海水鱼类养殖技术培训班暨养殖新品种推介会》。多品种的繁育成功,为我国实现多品种养殖增添了新的种质资源,为不断完善沿海养鱼产业体系建设,构筑我国北方海水鱼类大产业根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大菱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技术和技术推广活动是大菱鲆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大菱鲆产业的辉煌是养殖技术的结晶,是广大研究人员和养殖业者辛勤耕耘的果实。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满怀信心,决心朝着更高、更大目标前进,为加速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工业化进程,推进渔业发展新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