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院科研亮点工作 | 会议精神学习贯彻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17年度工作会议专题>>院科研亮点工作>>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科技创新亮点
2017-03-21 15:21   审核人:

一、聚焦西部助力精准扶贫,渔业科技促进增效增收

    深蓝渔业是面向深远海域,集“养-捕-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是我国海洋渔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协同开展深蓝渔业科技创新,推动深蓝渔业发展为目标,我院携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整合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成立“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建“深蓝渔业工程装备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深蓝渔业科技创新平台,全力推动我国深蓝渔业发展。同时,结合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十三五”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以“精捕大洋、深挖极地、优探过洋、拓展外海”为发展思路,谋划“农业部远洋与极地创新学科群”并成功获农业部批准建设,由1个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大洋渔业、极地渔业、外海渔业、远洋渔业装备4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组成,将成为我国深蓝渔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深蓝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功打造,将全面推动我国渔业向深远海和极地海洋进军,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优质蛋白供应、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绘制牙鲆全基因组精细图谱,阐释比目鱼变态发育机制

褐牙鲆等比目鱼类眼睛、体色等左右不对称是非常独特的现象,其作为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来争论最激烈的著名案例,一直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针对褐牙鲆开展了高深度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绘制了褐牙鲆全基因组精细图谱。通过对褐牙鲆和其它鱼类全基因组的比较,发现了153个比目鱼特异的基因家族、12个比目鱼扩张的基因家族以及106个比目鱼的正选择基因并开展分析,发现其与细胞分裂和凋亡、眼睛大小调控、视网膜神经递质、软骨重构等比目鱼变态过程中的生物学现象密切相关。实验表明,光信号通路上的视蛋白在比目鱼两侧皮肤上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褐牙鲆眼睛的移动受到甲状腺激素和视黄酸信号通路的拮抗调控,对于人类加深认识变态发育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为2014年以来我院再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表明海水鱼类基因组领域相关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该研究为理解脊椎动物形态发育提供了新线索,对生产实践中防止比目鱼发生变态异常以及白化现象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突破刀鲚全人工繁殖,建立种质保护技术体系

针对长江刀鲚应激反应强烈、繁殖群体性腺发育不同步等关键问题,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牵头,通过开展长江刀鲚种质资源评估、原种保存和人工驯养等研究,分析了刀鲚性腺发育规律、繁殖生理特征和应激反应,突破了刀鲚的生理催熟、高效孵化、系列饵料、分级培育等关键技术,筛选出最适开口饵料,形成了刀鲚苗种生态培育技术,建立了苗种抗应激运输技术;构建了“浮游动物+鲮鱼鱼苗+小虾”套餐式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实现了刀鲚大规格商品鱼的人工养殖并进行产业化示范。同时,依托“长江珍稀鱼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长江特色鱼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构建了刀鲚资源监测评估体系。该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刀鲚种质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五、研发哲罗鱼高效饲料,助推冷水鱼产业化发展

针对养殖哲罗鱼生长慢、饵料利用率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加强营养学基础研究,阐明了哲罗鱼对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要量,建立了营养参数基础数据库,研究分析了14种诱食剂对哲罗鱼生长和免疫的作用,筛选出2种适宜诱食剂。开发出不同生长阶段的高效饲料,建立人工饲料开口模式,提高了哲罗鱼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减少了烂鳍、烂尾等症状;发现了仔稚鱼摄食感觉器官的发育过程及摄食强度的对应关系。针对哲罗鱼摄食节律确定了最适投喂时间,阐明了最适投喂频率及投喂水平。开展了摄食模型研究,初步构建了哲罗鱼精准投喂技术。该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开发的饲料及添加剂系列新产品促进了哲罗鱼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哲罗鱼规模化养殖、促进冷水鱼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完成怒江澜沧江生物资源调查,推动开启重点流域资源保护

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系统开展了西南重要河流——怒江、澜沧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查明了怒江和澜沧江干流全江段及主要一级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掌握了鱼类的组成、分布、产卵场位置及部分种类的生长、繁殖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特征;评估了鱼类的生存状态和濒危等级,提出了鱼类保护物种建议名录;形成了鱼类资源保护对策、鱼类保护规划与鱼类资源规划;发明了裂腹鱼类产卵场的人工建造方法;揭示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河流鱼类栖息地选择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提出了怒江保护鱼类名录15种,澜沧江保护鱼类名录39种;研究成果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提出的怒江澜沧江鱼类保护建议名录和保护措施,为渔业管理及决策部门落实生态补偿措施、保护修复重要渔业资源和濒危鱼类栖息地提供了科技支撑,将对2017年启动开展的覆盖全流域、整合全要素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七、系统布局海洋牧场研究,促进渔业资源养护修复

建设海洋牧场是我国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振兴海洋渔业的战略举措。配合主管部门,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启动开展海洋牧场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提出我国海洋牧场内涵、类别、区域布局和中长期发展思路、重点任务;推进海洋牧场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参与《海洋牧场管理办法》编制,为我国海洋牧场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创建了适合我国不同海区的人工鱼礁、海藻场和底栖动物栖息生境优化构建技术,研发了海洋牧场生境-容量-品种-牧化-利用的生态增殖与开发新技术,推动形成了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结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通过技术集成与模式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


八、突破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装备,有效提升极地渔业经济效益

针对捕捞网具依赖进口、加工技术落后等制约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自主研制了南极磷虾拖网网具(BAD13B00-TN02型)及配套水平扩张装置,渔获效率达到0.5-0.9吨/分钟,网次最大产量达40吨,拖网能耗系数为0.686千牛/平方米,优于同船使用的挪威进口拖网,水平扩张装置升阻比达到5.8,各项性能均优于相似面积的进口空心网板,可完全替代进口网具;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成功研发了多层往复式南极磷虾脱壳设备,集成混合匀料、分水布料、成品输送、除杂分拣、自动控制等辅助设备,建立了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生产线并进行了实船生产性试验,处理能力≥1000kg/h,虾仁得肉率≥20%,虾壳残留率≤10%。以上国产化捕捞加工装备的研发及生产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南极磷虾产业装备水平的跨越提升,将为产业规模化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九、高海况打捞设备全面升级,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围绕应急救援保障任务和日常救助工作有效转换的需求,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针对原返回舱打捞设备拆装周期过长,无法满足平战结合的问题,开展了高海况打捞关键技术及相关打捞设备系统升级研究。集成电液控制及波浪补偿技术,创新设计了救助船在高海况条件下对救助打捞返回舱的船侧拦截、打捞、起吊一体化的新方法,创制基于主被动复合波浪补偿控制技术的新型高海况打捞设备系统,完成了3艘专业救助船的加改装任务,经过打捞试验、训练演练和“SZ-11”实战任务检验,证明了方案合理可行、系统先进实用、设备安全可靠,得到了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和交通运输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标志着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该系统满足“平战结合”的要求,对提升救助船舶装备水平、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先后完成了“神舟四号”至“神舟十号”飞船发射的海上应急救援保障,并在2016年再次圆满执行了“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升段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有效履行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赋予的光荣使命。


十、新品种培育再结硕果,丰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采用传统和现代结合育种技术,我院新品种创制取得新成果,牵头培育的四倍体异育银鲫“长丰鲫”、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合浦珠母贝“南珍1号”等3个新品种以及与其他单位合作培育的白金丰产鲫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长丰鲫与普通银鲫相比,1龄鱼和2龄鱼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5.0%以上和16.0%以上;“广福1号”为耐盐新品种,可在盐度0-30的水域中正常生长,与普通杂交罗非鱼(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相比,6月龄鱼生长速度提高19.0%以上;“南珍1号”与未经选育的合浦珠母贝相比,1龄贝平均壳高和体重分别提高10.0%以上和25.0%以上,插核8个月的育珠贝留核率达50.0%以上,优珠率达60.0%以上。多个新品种的成功创制与推广养殖,将有效助推我国现代水产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