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领导讲话及工作汇报 | 光荣册 | 院科研亮点工作 | 会议精神学习贯彻 
当前位置: 首页>>组织机构>>水科专题>>2017年度工作会议专题>>光荣册>>正文
 

2016年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光荣册
2017-03-21 15:16   审核人:

光荣册

 

农业部关于表彰全国

农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农业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尽职尽责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村改革、服务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发全国农业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部决定,授予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等199个单位“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杨恩庶等580名同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再立新功。

全国农业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部

2017年1月4日

注: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团队获“全国农业先进集体”、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洪亮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关于表彰农业部直属机关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

各直属党委、总支、支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了深入推进部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部系统党的建设,经农业部党组同意,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决定,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对李凤云等50名共产党员、李芳等30名党务工作者和办公厅机关党委部长办公室党支部等30个基层党组织予以表彰,分别授予“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农业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新时期农业部直属机关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的优秀代表,是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典型。部直属机关全体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组织要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学习先进。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学习优秀党务工作者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党的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学习先进基层党组织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职尽责,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农业部党组的各项工作要求,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同时,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的业绩。

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号召部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农业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农业部直属机关党的建设,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农业部直属机关委员会

2016年6月27日

注:我院韩刚获“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李著伟获“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党支部获“农业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关于表彰2016年度

院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2016年,全院广大职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部署,以“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创新,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中长期发展方针为指引,突出“改革创新,顶天立地,人才优先,协同发展”的工作主线,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现代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振奋精神,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工作,更好地推动全院的创新发展,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对黄海研究所科研处等10个先进集体和邵长伟等15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更大成绩。全院干部职工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发展,为实现我院“一流院所、三个基地”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〇一七年一月

关于表彰2016年度

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

2016年,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改革创新,顶天立地,人才优先,协同发展”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创先争优,为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加强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全院各党支部和共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对黄海水产研究所机关第一党支部等10个先进党支部和王骞等21名优秀共产党员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为推进水科院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各单位党组织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我院“一流院所,三个基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〇一七年一月

 

 

2016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集体名单

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

东海水产研究所基建条件处

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战略研究中心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

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

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生态工程研究室

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鲆鲽类育种中心

院机关科研处

2016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名单

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员邵长伟

黄海水产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助理研究员阮晓红

东海水产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郭虹

东海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员施兆鸿

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吴洽儿

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家松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资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霍堂斌

长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室研究员李志华

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郑光明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与饲料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刘波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海洋渔船与装备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谌志新

渔业工程研究所生态养殖工程室副主任、工程师杨光

长岛增殖实验站增养殖实验室副主任、工程师于涛

院机关学科与平台处处长、研究员王玉梅

院机关人事处助理研究员雷敏敏

 

2016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党支部名单

黄海水产研究所机关一支部

东海水产研究所育种与生物技术党支部

南海水产研究所办公室(党务监审处)党支部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研第二党支部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党支部

珠江水产研究所第三党支部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第一党支部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行政第一党支部

渔业工程研究所渔港党支部

院机关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党支部

2016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黄海水产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骞

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翟毓秀

黄海水产研究所资产条件处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志强

东海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彭士明

东海水产研究所人事处副处长、研究员高露姣

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主任、研究员林黑着

南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基地南锋号调查船船长、助理研究员于文明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王鹏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吴凡

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基地离退休办公室干部鲁力

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林明辉

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研究室研究员王广军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助理、副研究员刘凯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胡海彦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办公室助理研究员顾琳

渔业工程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刘禹佳

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电工技师马爱春

长岛增殖实验站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蔡忠强

下营增殖实验站科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黄经献

院机关人才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沈公铭

院机关办公室助理研究员薄茜

2016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院属单位)获奖项目

获奖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等级

怒江澜沧江鱼类资源调查与保护技术

长江水产研究所

刘绍平

一等

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黄海水产研究所

罗 坤

一等

基于养殖水质特性的生物过滤技术和系列生物滤器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吴 凡

一等

渔业节能减排潜力调查与对策研究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张祝利

二等

基于基因产物的全基因组拼接系统开发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李炯棠

二等

海水鱼虾养殖中草药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南海水产研究所

李卓佳

二等

渔业水域特定危害因子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覃东立

二等

基于碳平衡的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评析

东海水产研究所

岳冬冬

二等

圆斑星鲽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

黄海水产研究所

李宁求

三等

水产品中典型麻醉剂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李晋成

三等

鲫脑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鲤疱疹病毒II型的分离鉴定

长江水产研究所

马 杰

三等

2016年度获国家和省部级及地方奖励项目

省部级和地方奖励(43项次)

获奖项目名称

第一

完成单位

第一

完成人

奖项名称

奖项

等次

刺参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模式创建及其产业化推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王印庚

2014-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圆斑星鲽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陈四清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二等

圆斑星鲽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陈四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三等

鱼虾多性状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孔杰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二等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损害评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曲克明

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奖


刺参深加工与质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王联珠

海洋科学技术奖

二等

刺参深加工与质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王联珠

海洋科学技术奖

二等

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罗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一等

海产贝类食用安全主要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周德庆

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海洋能源藻类培育与生物炼制基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叶乃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


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曲克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渔创新奖


银鲳全人工繁育及养殖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施兆鸿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中华绒螯蟹产卵场修复和种质保存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冯广朋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银鲳苗种繁育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彭士明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冯广朋

上海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

基于碳平衡的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评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岳冬冬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渔情速预报关键技术及业务化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张衡

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

金奖

拟穴青蟹种质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马洪雨

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

银奖

渔用柔性共混改性聚乙烯单丝制备方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石建高

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优秀奖

斑节对虾基因资源的挖掘及部分基因功能解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邱丽华

2016年度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海水鱼虾养殖中草药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李卓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代表性污染物和农渔药对重要水产增养殖品种影响效应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蔡文贵

中国水产学会第三届范蠡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军曹鱼加工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吴燕燕

2016年度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军曹鱼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吴燕燕

2016年度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网箱养殖军曹鱼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吴燕燕

2016年度 饶平县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哲罗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尹家胜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二等

哲罗鱼营养需求、投喂策略研究及高效饲料开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徐奇友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鲤鱼高抗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贾志英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大鳞鲃的引进及苗种培育技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徐伟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东北地区淡水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特性及菌蜕疫苗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李绍戊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奖

二等

渔业水域特定危害因子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覃东立

院科技进步奖

二等

 

2016年度受上级及有关单位表彰的集体

 

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被青岛市文明办授予“2015年度青岛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黄海水产研究所被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2015年度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黄海水产研究所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团队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已公示)

黄海水产研究所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评为2014、2015年度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创新团队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评为2014、2015年度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挂靠于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农业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授予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

《渔业科学进展》获第一届中国水产期刊集群(联盟)优秀期刊奖

黄海水产研究所被青岛市总工会授予“2015年度青岛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会经审工作被青岛市总工会授予2016年度市直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特等奖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2016年度农业部中青年干部学术交流活动中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评为优秀组织奖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东海水产研究所团总支被共青团上海市委评为先进团组织

信息与战略党支部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建条件处“先锋”青年突击队被共青团上海市委评为上海市青年突击队

老干部科被农业部评为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老干部科被上海市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南海水产研究所

南海水产研究所被评为广州市2016年度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南海水产研究所被评为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地区201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渔业信息中心妇女小组被广东省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授予广东省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办公室党支部被广东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深圳试验基地被广东省直工委授予“2014-2016年度广东省直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南方水产科学》被中国水产学会评为“中国水产学会集群(联盟)优秀期刊奖”

农业部南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荣获“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称号

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荣获“2016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集体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工会被黑龙江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组织奖”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学杂志编辑部被中国水产学会评为“期刊集群贡献奖”

农业部黑龙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财务处在农业部财务人员知识竞赛中被农业部办公厅评为“优秀组织奖”

长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5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集体

在“女职工安康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工作中,长江所工会女职委被湖北省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组织奖”

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

“2014年7月溪洛渡坝下相关水域死鱼事件调查鉴定与渔业损失评估”被评为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

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

珠江水产研究所办公室被广东省档案局评为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优秀等级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科学养鱼》杂志获中国水产学会“期刊集群(联盟)优秀期刊”奖

《科学养鱼》杂志获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十佳特色期刊”奖

科学养鱼杂志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

长江下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

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5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集体

科研三支部被中共无锡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获上海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的“2015年度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生态工程研究室党支部获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授予的“2014下半年-2016上半年市委农办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谌志新研究员及其团队入选“第二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标准化节能渔船研发与示范”项目获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奖一等奖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模块化淡水鱼工厂化养殖成套设备”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院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共农业部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农业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获2016年农业部财务人员知识竞赛总决赛二等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被农业部办公厅评为“2016年度平安建设优秀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6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集体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6年被中国水产学会期刊集群(联盟)授予“贡献奖”

2016年度受上级及有关单位表彰的个人名单

 

黄海水产研究所

马爱军入选中组部、科技部万人计划

邵长伟获得中国科协“中国青年科技奖”

邵长伟获得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

柳学周被中国水产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李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创新类)”

邵长伟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赵法箴获得国家海洋局“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

赵竹明获得农业部财务人员知识竞赛二等奖

张颖获得农业部财务人员知识竞赛二等奖

东海水产研究所

徐兆礼被上海市评为“上海市巾帼创新奖”

赵峰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

黄洪亮被海洋局评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

樊伟被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评为“上海市农业领域领军人才”

樊强国被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

陈亚瞿被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授予“突出贡献奖”

张衡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马洪雨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

邹雄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青年”

周帅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青年”

郭虹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高露姣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周为峰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张婷婷被上海市委农办评为“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南海水产研究所

杨北胜同志被广东省直机关工会授予“广东省直机关优秀工会之友”荣誉称号

邱丽华同志被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林黑着同志被广东省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杨贤庆同志被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授予“2010-2015年度农业部渔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刘冬、柯常亮同志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中心授予“2015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柯常亮同志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中心授予“2016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黄洪辉、戴明同志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授予“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杨贤庆、马海霞同志获得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2011-2016年第一届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李木辉同志被评为“广州市2016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先进管理干部”

李木辉同志被评为“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地区201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

王安发同志被评为“广州市2016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安全员”

李华同志荣获2016年农业部中青年干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习成果交流演讲比赛三等奖

赵永强同志被广州市科信局授予“广州珠江科技新星”称号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张万全在黑龙江省直属机关通讯员比武大赛中,被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委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获得“金牌通讯员”称号

张万全被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陈中祥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先进个人”

霍堂斌被农业部评为“农业部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优秀论文奖”

长江水产研究所

李志华荣获首届“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

田娟作品《我的外婆》荣获湖北省“智慧女性 书香家庭”读书征文活动征文类一等奖

倪朝辉、李云峰被评为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

珠江水产研究所

赖子尼、高原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年度“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

谢诤被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广东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谢诤被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胡隐昌被《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评为2015年度优秀作者

徐猛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为“张宏达科学研究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奖”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金武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评为“科技镇长团”优秀团员

明俊超被共青团无锡市委评为“无锡市2015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

李姗敏被共青团无锡市委评为“无锡市2015年度优秀共青团团员”

陈家长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

孟顺龙被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为“2011-2015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

宋超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5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

刘波被中国水产学会评为“首届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

龚永生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九三中央“九广合作”先进个人

龚永生被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评为“2015年度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傅洪拓被九三学社无锡市委员会评为“2015年度无锡市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董在杰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董在杰被中共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

董在杰被江苏省科协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霖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2014-2015年度无锡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张霖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无锡市第18届学生英语大赛高校组团体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奖”

张霖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无锡市第18届学生英语大赛高校组个人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奖”

姜海洲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2014-2015年度无锡市优秀班主任”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谌志新获上海市委农办授予的“2014下半年-2016上半年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郑晓伟获上海市委农办授予的“2014下半年-2016上半年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纪毓昭获上海市委农办授予的“2014下半年-2016上半年市委农办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纳获上海市委农办授予的“2015-2016年度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张成林获上海市委农办授予的“2015-2016年度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虞庆荣获农业部办公厅授予的“农业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院部

王全海被农业部评为“2016年度平安建设先进个人”

周红伟被北京市丰台区交通安全委员会评为“交通安全管理优秀干部”

陶丽君入选财政部2016年全国会计领军(行政事业类)(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李炯棠入选农业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2016年度资助项目人选

许建获第六届农业部直属机关“十佳”优秀青年

韩刚被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委评为“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

李乐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6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

付晓苹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评为“2016年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简要事迹

 

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鲆鲽类

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简要事迹

我国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将大菱鲆引入我国,随着一年多茬育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创建,以大菱鲆为代表的鲆鲽类养殖业在黄渤海沿岸快速发展,现已形成年产量达14万多吨,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从业者逾20万人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为顺应产业发展需求,黄海水产研究所鲆鲽类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现已形成70余人的研究团队。继大菱鲆、牙鲆之后,又先后开发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圆斑星鲽等多个优良养殖品种,创建了工业化养殖新理念和新模式,为我国鲆鲽类养殖业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呕心沥血为产业,深谋远略引方向

2015年12月16日,中国水产养殖的一颗巨星陨落,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雷霁霖。上世纪90年代初,他历经万难成功将大菱鲆引入我国,又用尽一生智慧与其团队共同奋斗,开启了我国以大菱鲆为代表的鲆鲽类养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推动了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然而,正当产业蓬勃发展之时,突然而至的2006年“多宝鱼药残”风波使大菱鲆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仅山东约5000万尾大菱鲆囤积,很多养殖户因为亏损严重而忍痛将鱼苗倒进了沟渠,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这种情形使得雷院士忧心忡忡,也引发了他对产业健康发展的深入思考。为尽快突破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瓶颈,年逾70的雷院士带领团队,走遍了鲆鲽类养殖主产区,系统梳理了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了“养鱼先养水”、“规范化养殖”及开展“药残”、“药代”研究等对策,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2008年,雷霁霖院士出任鲆鲽类体系首席科学家。针对当时我国鲆鲽类养殖产能低、耗水多、工程技术与设施落后、病害与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雷院士及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以“四化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和管理工业化)为核心,集成“六大板块”系统工程的工业化养殖新理念,倡导构建的鲆鲽类工业化养殖模式被业界誉为现代水产养殖的样板工程。如今,“工业化养殖”模式已被推广应用到石斑鱼、河鲀等海水鱼类的养殖中,对解决海水养殖制约瓶颈、转变渔业生产方式和建设现代渔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攻坚克难助产业,创新发展结硕果

发展高端工业化养殖模式是解决鲆鲽类传统粗放养殖困局的钥匙。为尽快突破基础薄弱、国际技术壁垒和进口系统成本高、“水土不服”等瓶颈,团队深入剖析了我国工厂化养殖模式与技术特点,积极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突破了微细悬浮颗粒物去除、低温高效生物过滤、增氧杀菌和二氧化碳调控等水处理关键技术,创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信息化管理模式,自主研发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与工艺,实现养殖节水90%、节地50%,养殖单产高达52.3kg/平方米。研制出适于鲆鲽类养殖的新型离岸网箱和工程化循环水池塘,配套研发了水下监视器、车船转运装置及高效增氧调水机等10余种设施与装备,推动我国鲆鲽类网箱养殖形成年养殖产量近万吨的产业规模,池塘养殖单产提高5倍以上。

为破解适养鱼类良种少的困境,团队瞄准了本土优良品种——半滑舌鳎。针对半滑舌鳎口咽结构特殊、雌雄个体差异大、人工繁殖难的突出困难,团队攻坚克难,突破了亲鱼生殖调控、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健康养殖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鳎科鱼类养殖零的突破和稳定发展,形成了年产量达1万多吨、年产值超10亿元的养殖产业。为解决我国鲆鲽类养殖面临的优良生长性状减退等问题,选育出大菱鲆“多宝1号”等新品种3个,有力推动了我国海水鱼种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鲆鲽类体系团队累计研发新技术22项,研制新设备、新产品29项;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鲆鲽类年养殖产量也由2007年的7.19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4.05万吨,累计新增产值300多亿元,产业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三、着力推广新技术,服务产业谱新篇

为尽快将工业化养殖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技术在产业中应用,团队坚守在生产一线,把车间当成实验室和家。为了精准测试每一个技术参数,养好每一尾鱼,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养殖车间和养殖场,好几年的春节适逢系统测试或养殖示范的关键点,就在养殖场和工人一起过年……。这种奉献换来的是鲆鲽类养殖新模式、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此外,团队每年举办各类产业技术推广、培训和宣传等活动20余次,年均培训养殖从业人员1500人次以上,还举办了“万人大培训”、“鱼类工业化养殖”工程科技论坛等活动,为推进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升级发挥了知识指导和智慧引领作用。

四、众志成城筑团队,厚积薄发新飞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体系首席科学家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亲自带领年轻人将创新成果带进企业车间,将技术问题拿进实验室。8年来,体系团队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等高水平人才数百名,产业技术骨干数千名,体系自身也逐渐形成了老中青搭配合理、知识层次结构科学的人才梯队。青年科研人员也获得了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而今,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正按照农业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新要求,迈进“十三五”,向着更高的目标砥砺前行。

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洪亮简要事迹

一、坚定信念,政治思想武装头脑,明确方向

黄洪亮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认为是祖国培养了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用思想武装头脑是首当其冲的,因而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利用理论知识认真剖析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升党性觉悟和个人修养,在理论学习中明确科研工作的总体方向,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和热。

近几年,在他率先垂范的带领下,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共同努力,该集体先后荣获2012年和201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授予2014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和2010年度水科院先进工作者、2009-2010年度市农办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爱岗敬业,航渡南印度洋西风带,临危当先

黄洪亮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长期从事极地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2005年,开发南极磷虾资源的预研究课题开始执行,黄洪亮同志受命参加科考队,并担任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临时党委委员、南大洋科考队队长兼支部书记,自此他踏上南极科考的征程。

通往南极的征途异常艰辛,当雪龙号在南印度洋遭遇气旋穿越西风带时,强烈的风暴使整个大洋沸腾,掀起的巨浪像排排小山似地凶猛扑来,风暴掀起的海浪往往达数百吨,面对如此恶劣的海象环境,科考队员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晕船现象,大多数队员晕倒在床,无法起身,然而大洋队的科考任务却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止,特定环境下的特有数据记录是珍贵的。

黄洪亮同志以自己的身体优势主动承担起帮助他们进行现场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工作,哪怕他深知稍有不慎,人就会像一粒尘埃般消失于南大洋,因为他坚信再大的困难在誓死完成任务的决心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在他的劝说鼓励下,团队成员纷纷克服心理压力,战胜困难,及时顺利地完成了科考任务,获得了南极考察队的表扬。

正因如此,他和他的团队掌握了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捕捞技术和作业环境等基本参数,为我国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三、肩负重任,探捕南极磷虾,树立捕捞大国形象

黄洪亮同志身负重任,敢于担当,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实际行动创造卓越成绩,树立良好形象。

2008年初,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2010年和2011年,以东海所、黄海所、上海海洋大学为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的科技力量,联合上海水产集团公司和辽宁海洋渔业集团公司,组成我国第一支商业性开发南极磷虾的船队,黄洪亮同志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指挥,随船奔赴南大洋,进行商业性开发磷虾的任务。

商业性捕捞与科考任务不同,有产量的要求、成本的核算、时间的限制和产品的销售等。为此,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指挥,黄洪亮同志要及时解决和处理捕捞过程中渔具扩张差、捕捞效率低等实际问题;根据现场海况情况调整和制定探捕实施方案,确保按计划完成规定的调查站位数量和调查数据质量;监督和指导我国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过程中的履约行动和过程,树立我国在南极海洋生物开发利用中的负责任捕捞大国形象。

面对站位设置密集、科研人员配备不足和调查强度增大,黄洪亮同志积极主动地与同船成员和船长沟通交流,协同合作,为我国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利用收集了完整的调查数据和南极磷虾走航观察映像资料,攻克了我国南极磷虾渔场、资源、捕捞和环境方面的空白,全面评估了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实现了我国南极磷虾渔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捕捞产量也在2014年跃居世界第三位的基础上,2015年再上一台阶而位列世界第二的水平,基本形成了一支较稳定的生产船队,确立了我国在南极磷虾开发利用中的大国地位,实现了我国商业性开发南极渔业资源的战略行动。

四、开拓创新,研发新型网具,彰显南极精神

作为部门的技术骨干,黄洪亮同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创新理念与方法传授给团队成员,带领和引导部门年轻人员开展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

为了推进我国南极磷虾渔具渔法国产化进程,黄洪亮同志积极收集国内外南极磷虾渔具渔法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对不同国家南极磷虾渔船、渔具和作业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小网目、小网口单层网衣结构专业南极磷虾拖网网具(DH256)和中空型双曲面拖网网板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经过2014年和2015年生产试验和工艺、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拖网网具综合了国外专业南极磷虾拖网网具网身短的特点,与原生产网具生产比较,起网速度提高20%,可有效增加日拖网捕捞网次数量3-4次,具有提高日捕捞产量约100吨的潜在能力。经过海上生产试验,捕捞效率明显提高,单位时间捕捞产量已达到国外同类型船先进水平。

开拓创新的理念无处不在。他负责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鱿鱼资源捕捞与加工技术开发”,完成了国产自主鱿鱼钓机的研制与应用示范,自主钓机在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创新,将改变我国远洋鱿鱼渔业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和手工作业的落后局面。

无独有偶,他在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竹筴鱼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任务中,创新了模型网板试验只能依赖风洞试验的传统习惯,研制开发了模型网板水动力试验装置,并开展了系列网板模型水动力试验,为我国竹筴鱼高速拖网网板和南极磷虾浅表层低速拖网网板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为一名海洋渔业科技工作者,黄洪亮同志从未懈怠,他认为,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哪怕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愿意成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就是“爱国、理想、纪律、拼搏”的南极精神,他愿意和他的同事们一如既往地为国家海洋战略而行动,不断探索,永不止步。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受农业部直属机关2016年度“两优一先“表彰的支部及个人事迹材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

研究中心党支部简要事迹

近年来,资环中心支部在农业部和水科院机关党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将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推进各方面工作,在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科研和管理支撑工作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一、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凝聚力

作为科研单位的业务中心支部,党员比例相对较低,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存在差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工作内容相对分散,针对这些特点,支部从加强组织与制度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和交流、创新支部生活内容等方面入手,提高支部凝聚力。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有效提升支部管理。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支委讨论、严格工作报告和记录制度,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支委碰头会1月1次、支部会议1季度1次、支部党课或集中学习1季度2次和民主生活会半年一次,专项主题学习时期,将加大学习力度,保证每月一次交流学习。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和交流,提高支部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扎实推进“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系统学习“两学一做”有关精神和学习材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全体党员逐字逐句认真学习,并开展问题自查和整改工作。

三是创新支部生活内容,增强支部凝聚力。在积极参与院机关党委组织的活动外,中心组织开展了“兴趣引路,寓教于乐”的支部活动,组织中心党员和群众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党日活动,同时,在支部内部开展“读书写读后感”活动;号召青年职工撰写入党申请书,积极主动吸引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业务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推进中心各项工作

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资环中心党支部不忘科研业务工作本中心的主要任务,开拓思想,引导全体党员及职工,在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开展支部活动的同时,创新工作方式,做好资环中心的本职工作。

一是将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解决发展难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中心和学科发展难题,编制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开展专题讨论,研究新办法、新思路,切实解决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围绕我院渔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开展院所站和有关单位的深入调研,在院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力所能及地为我院渔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提供服务;积极参与做好增殖放流和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相关工作和宣传,为渔民做好服务。

三是以老带新,提升团队整体水平。根据中心团队划分和任务分工,以老带新,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加强经验交流,通过经验介绍、定向培养、鼓励深造等途径,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三、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各项工作业绩突出

近年来,通过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以及和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支部在党员综合素质、支部建设和凝聚力以及业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党员们大局意识、廉洁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增强,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工作效率和成效逐步提高,近3年来,3人次被评选为院级和院本级优秀共产党员,5人次被评选为院机关先进工作者。

二是党支部凝聚力明显提高,党员同志之间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协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明显增强,并在支部和中心工作中,获得了群众同志的广泛支持,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获得了院机关优秀党支部和院级优秀党支部的荣誉。

三是业务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近3年来,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效推进中心的业务工作,共有1项工作入选水科院年度十大亮点工作,3项工作入选水科院机关年度十大亮点工作;科研项目经费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达到了4213.85万元;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分别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2次、水科院科技进步奖2次,形成了以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遥感、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三个学科领域构架的科研队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韩刚简要事迹

韩刚,男,1980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科研处副处长、支部副书记。

问起身边的领导、同事对他的评价,听到最多的是“为人真诚实在,敢于担当”、“踏实肯干,工作思路清晰”、“业务能力突出”。2006年,韩刚进入水科院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从最初的初出茅庐,到后来的边学边干,再到现在的独当一面,他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用他本人的话讲,共产党员,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就要多干、实干、会干,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岁月!十年如一日,他不但这么想、这么说,更是这么做。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他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在推动渔业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其个人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并被评为2009、2011年度院机关先进工作者;2010、2014年度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度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其所在部门科研处多次获得表彰,并被评为2015年度院级先进集体;其所在支部学科与科研支部在被评为2013、2014年度院机关先进党支部,2014年度院级先进党支部。

一、抓住新形势,谋划渔业重大科技命题

重大科研项目谋划与争取是国家级科研单位科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韩刚觉得,科研工作不仅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更需要高水平的战略研究专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因此,他通过向专家、领导和同事请教以及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能力,对产业科技需求、科技发展动态、全院科技工作现状等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为积极开展渔业科技重大科技项目谋划与争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全院渔业行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员,他多次组织或参与农业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三峡办等多个部委渔业领域各类行业科技规划编写,共提出《“十二五”渔业领域行业专项规划》、《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实施方案》、《淡水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等规划思路、项目建议报告达30余项。其中主笔的《水产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综合报告”部分获院士专家的好评。以上规划、建议、报告的提出,为水科院引领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与国内相关优势科研单位多次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组织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成功推动水科院牵头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立项、20项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立项,分别占渔业领域项目总数的60%、54%;组织谋划10项长期性基础性数据项目,其中3项于2016年立项启动。以上项目的立项实施,为全院开展行业科技研究工作提供了项目支撑与经费保障,充分体现并进一步巩固了水科院在国家渔业科研领域的主体地位。此外,韩刚还打破以往申报项目思路,分类研究对策,首次组织申报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项目并成功立项,拓展了项目来源渠道,为今后进一步扩大项目渠道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拓展新思路,提升科研项目执行水平

针对“十一五”以来科研经费大幅增长、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增加而科研产出质量却相对下降的问题,韩刚在领导的要求与指导下,提出了全院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以“十二五”重大科研任务为抓手的管理工作思路与方案,改变了以往项目“重争取,轻管理”的现状,为提高全院科研产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项目执行质量提供了抓手。他详细分析了全院各单位、各学科优劣势,在此基础上组织院属各单位梳理提炼60余项重点科研任务及相应科研团队,覆盖了“十二五”期间全院急需加强的重点学科领域;通过开展研讨交流,组织院属各单位总结上一年度“十二五”重点科研任务管理实施经验与存在问题,并修改完善重点科研任务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为加强淡水养殖、水产育种、远洋渔业、南海渔船、资源养护等领域国家重大计划与行业科技重大项目的实施管理,组织项目牵头单位提交重点科研任务工作方案20余份。通过他提出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措施,全院重大科研任务进展顺利,目前已产出了包括2项国家奖在内的很多重大成果。

三、探索新模式,推动渔业科技协同创新

水科院作为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原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理事长单位,在推动渔业科技协同创新方面责无旁贷。作为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处主要负责人员,韩刚全程参与管理渔业科技协作工作。鉴于联盟单位定位不同、各有所需的特点,他在协调成员单位做好科技协作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提出渔业科技协作新机制有关建议,主笔的《我国渔业科技协作网工作回顾与展望》在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年会上作大会交流;深入分析国家科技计划改革形势,组织联盟单位提出重大科研项目建议100余项,其中大多内容列入全国渔业科技发展规划。这些工作,使他对国内水产领域有关单位以及专家科研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并推动了全国渔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韩刚同志的工作也得到了联盟单位很多同志的好评:“韩刚是一个敢于担当、踏实干事的年轻人”。

科研处作为科研单位的核心业务处室,重活多、急活多。作为副处长,他经常加班加点,还频繁出差调研,掌握渔业科技一线情况。四岁的儿子经常问他:“爸爸你啥时候又要出差呀,周末陪我出去玩吧?”面对孩子的恳求,他感到无比愧疚。但是只要组织有需要,他又毫无怨言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这就是韩刚,一位对工作非常负责认真,在平凡的科技管理岗位上不断努力进取,默默奉献自己智慧的共产党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李著伟简要事迹

李著伟同志,女,1982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机关党委主任科员。该同志自2009年从事专职党务工作,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至今已7个年头。作为机关党委年轻的“老同志”,她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投身党务工作,以其敬业的精神、朴实的人格和出色的业绩,完成了党赋予党务工作者的各项任务,为我院党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理论学习下功夫,调查研究强能力

在多年的党务工作中,李著伟同志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加强学习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是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基础。她紧跟党的理论步伐,自购党务工作书籍,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她的案边总有几本《求是》、《紫光阁》,经常能看到某篇文章上的勾勾画画,是她作的学习笔记。在党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她即是贯彻落实的组织者,也是率先受教育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系统学习党的理论成果、上级党组织文件精神,把握阶段性党建工作重点,以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得到加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上级党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领会理论要领,研究实施步骤,起草实施方案,积极宣传发动,增强了落实部署的针对性、操作性,圆满完成了各项党建任务。近年来,她参与起草涉及党建工作方案、指导意见、工作制度等40余个,主笔起草的各类文字材料达十几万字,为水科院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过程中,她借助每次赴研究所出差机会,随时梳理总结,从科研单位特点出发,及时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对策,形成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材料和方案,为院党组决策提供了依据。针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她连续3年参加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专委会的党建调研工作,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的《关于创新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科研院所党建工作问题思考》的课题报告分别被评为2013年度课题成果二等奖和2015年度课题成果一等奖。

二、勤耕细作守阵地,信息宣传添亮彩

从刚进入院机关党委工作的一名党务新兵开始,领导就把机关党建信息工作交付给了著伟同志。她始终以服务思想政治建设、当好党的“喉舌”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信息宣传工作,以顾全大局的工作精神、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和分秒必争的效率观念,积极营造氛围,充分运用网络、板报等媒介,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将我院党建工作的思路部署、做法经验等进行总结宣传,将科研一线先进典型的事迹在部系统宣传报道,在系统内传递输送正能量,切实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几年,经她手中采写报送的各类党建信息、简报、经验材料等达240余篇(条),被部机关党建网登载录用近200余篇(条),被推荐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网站登载采用120余条次。

院连续六年获农业部直属机关党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李著伟同志个人连续4年获党建优秀信息员一等奖,先后3次作为信息员代表作交流发言,撰写的《把握党建信息质与量的关系》、《如何做好党建信息工作》的经验材料在部《交流与参考》上刊发,我院科研一线先进典型材料在《渔业报》上专版刊发,为我院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默默奉献挑重担,志在党务心无悔

路遥知马力,细微定成败。在从事党务工作的7个年头里,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灿烂夺目的鲜花掌声,更多的是默默耕耘的执着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务干部,她切实担负起党建日常事务,在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和评优工作中,她严格按照评议程序组织开展工作,保障对每名党员的客观、公正。她关心党员思想状况,每年结合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员思想形式分析,全面、及时反映党员职工诉求,为院党组为职工“办实事”提供导向。她为人谦虚、热情,对待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事情,从来不拖沓,及时高效办理,获得全院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基层党务工作人手少、任务重、晋升难,工作劳心劳力,不易见成果,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但她从无怨言,把甘居幕后、无私奉献作为党务工作中的特质,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去年年底,由于人员调整变动,机关党委很长一段时间人员不足,著伟同志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由于心脏问题两次累到在岗位上,后经医院诊断确诊为低钾血症,很多同志都劝她回家休息,但为了做好工作,她咬紧牙关,坚持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著伟同志工作上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由于工作踏实,做事认真负责,她赢得了领导的信任;由于不计得失,待人真诚,她赢得了同事们的理解,她以敬业和真诚,树立了青年党务工作者的新形象。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

先进集体简要事迹

 

 

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简要事迹

2016年,黄海所科研处全体人员紧紧围绕研究所科技创新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在学科与团队建设、项目立项与计划管理、成果培育与奖励申报、知识产权管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科研创新平台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年度目标和任务:

一、积极跟踪或参与科研规划顶层设计,为研究所争取资源

积极跟踪科技部“十三五”战略研究工作动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编制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研讨;参与水科院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同发起的“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及各项活动;参与“智能渔业”、“深海计划”等规划编制与项目研讨。

二、做好科研项目组织申请工作,发挥应有作用

组织申报各类课题237余项,新上项目200项。活直接经费817.8万元,获批项目数创所历史新高;黄海所牵头的“蓝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顺利获批,合同经费3044.23万元。做好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过程管理与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组织申请工作,完成年度项目组织工作。

三、强化科技成果培育,做好成果奖励申报

以研究所重点科研任务为抓手,着力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同时,做好成果评价和奖励申报组织和服务工作。本年度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奖励21项次,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2项: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院大渔创新奖2项等。

四、注重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及“农业走出去”战略,着力推进国际合作工作。组织完成“海洋渔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评估材料的编制、上报与视频答辩工作,评估取得“良好”的好成绩;组织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或建议征集申报50余项次,新上国合项目共12项,累计合同经费1755.83万元;主办国际会议4次;作为主体推动与马耳他、韩国全罗南道海洋水产科学院、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局等4项合作协议的签署。

五、做好科研平台管理,支撑研究所科技创新

积极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科研平台体系日趋完善。组织召开了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设立功能实验室开放课题,并完成了立项评审;组织召开两期鳌山论坛;依托我所建设的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在抽查验证阶段获得了98分的优秀成绩;组织申报的“农业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复试运行;组织申报的“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获得青岛市科技局的批复建设。

东海水产研究所基建条件处简要事迹

基建条件处在项目工程大、任务重、人员少、要求高的情况下,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特别是面对工作中意料不到的困难,沉着应对,勇于担当,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全面推进了本年度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强化思想引领,增强部门凝聚力

今年我所在建基建和修购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工作量、工作强度和预算执行进度都对今年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允许有丝毫懈怠。为此,在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该部门统一思想,上下一股绳,全体职工团结协作,创新提效,强化执行,超额完成多项部门工作目标。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团队战斗力

承担任务重、专业要求高、区域分布广、工作条件苦是该部门的工作特点,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基建条件处强化部门作风建设,集中全力、重点突破。在项目管理中主抓三方面工作:落实前期,抓紧中期,加快后期;针对资产清查、内控建设等工作程序严谨、事务繁杂、点多面广的特点,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明确内部人员分工、职责权限和办事程序,避免了相互推诿、职责不清和多头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多同志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特别是在建设一线的职工,大家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辛勤的付出推动了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三、尽职履责,重点工作成绩斐然

该部门成员扎实工作,使得所内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建设项目作为农业建设航母,今年取得发改委和农业部批复,项目年内完成合同签订,标志着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进入建造阶段。浙江宁海试验基地建设项目作为东海所迄今为止最大的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克服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政策不统一的难题,以模拟评审方式开展项目前期报建程序,已取得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用地规划许可证,进入施工图编制。300吨级渔业资源调查船项目面对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突发状况,作为牵头单位,临危受命,经过与破产管理人委员会的多轮艰苦谈判与磋商,终于同意我方“一型五船”优先复工,截至目前,两船均实现主船体合拢贯通,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事态的妥善处置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损失,维护了单位权益。

通过几年的奋斗,东海所的科研基地规划、调查船规划正逐步从纸面上变成现实,这些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大力配合和帮助,更离不开该部门职工的无私奉献。2017年,该部门的每位成员将奋勇拼搏,真抓实干,继续前行!

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战略

研究中心简要事迹

一年来,在院领导和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全体员工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院党委和所党委领导下,中心党支部抓好“三严三实”教育整改落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学习教育的延展深化,共开展10次会议,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二、圆满完成中心建设工作

中心迅速完成办公室改造、人员就位和办公设备购置及软硬件建设等工作。制订了《南海渔业中心工作手册》和《南海渔业中心保密手册》等规章制度,先后与南海舰队、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筹)、南海三省(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单位建立起工作机制,为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协助部局做好南沙渔业生产管理

中心积极做好南沙生产24小时应急值班,共处理应急事件45件,参与搜救行动1件,参与重大海事事故调查事件1件, 编制南海渔业中心简报12期、应急事件值班快报28期。

中心承担2016年度南沙渔业专项柴油补助资金的审核工作,今年赴南沙生产渔船486艘,合计生产1052航次,专项柴油补助金额7千多万元。中心派员参加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南海渔业中心、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共同组成的2016年度南沙生产渔船涉外事件审核小组,先后赴三省区对其涉外渔业损失进行核查确认。经审查,2016年度南沙生产渔业涉外事件共19起,损失补助金额200多万元。

四、开展南海渔业政策修订与战略研究南沙涉外培训与教材编写等

主持修订《南沙渔业生产管理规定》,编制《南海渔业资源发展战略(2017-2030年)》、《南沙养殖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撰写南海渔业相关材料与报告近50份。

承担了海南渔民涉外培训任务,为200多位渔民和管理人员就南沙形势、政策、资源利用和应急值班等方面进行了授课;举办了《南沙北斗船位监控与管理系统技术培训》,对20多位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监控平台与渔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编写了《南沙渔民须知》、《南沙渔业生产管理指南》和《南沙主要岛礁概况》3本培训教材,得到了部局领导的好评。

五、科研与科研辅助工作

中心主持科研项目6项,参加科研项目20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第1作者2篇,通讯作者1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

中心参与科研辅助工作,保障“南锋”号4个航次、“桂北渔80208”船2个航次的正常通讯,收发电文486份;接收了原南海区渔业渔政管理局电台业务,并办理相应电台执照。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简要事迹

2016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以“加强成果培育、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产出、服务渔业经济”为目标,圆满完成成果转化各项工作任务,成绩优异。

一、贯彻落实成果转化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2016年先后制定了《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技服务类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成果处置和转化奖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为进一步打开成果转化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加强成果培育,提高科技成果产出

建立重大成果储备库,按照“成熟一批”、“培育一批”、“酝酿一批”原则,制定和梳理“十三五”科技成果培育计划,为科技奖励申报的质量、数量提供坚实保障。继2015年获得国家奖后, 2016年获得各类奖励6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

三、依托横向科技合作,助推区域渔业经济发展

以现有新技术、新品种为基础,深入一线开展工作调研,了解和掌握企业实际需求。本年度共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16份,在无重大横向课题(最大的是70万)的前提下,取得新签项目29项,总经费602万的好成绩。

四、开展技术科技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

与天津农学院和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了我国北方地区首个渔业产、学、研一体化研发机构--“天津市天祥淡水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借助产、学、研之间的相互优势,推动研发、转化、推广、示范四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方面的作用。目前已由企业出资300余万元开始了梭鲈和鳜鱼的育种研究。

五、积极开展科技送下乡,解决养殖生产实际问题

应养殖地区政府、企业邀请,多次组织专家前往云南、四川和新疆等全国12省市鱼类养殖区,进行苗种推广、技术现场指导和培训。累计推广松浦镜鲤等1亿尾,大鳞鲃等400于万尾,培训技术人员和渔民12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多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抓所成果转化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年度加大了该基金项目资助力度,并通过发布申报指南、遴选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共设立10个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项目跟踪和执行进度管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项目创收190万元。

 

 

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

与生物技术研究室简要事迹

一、和谐研究室创建成功

长江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等系列讲话精神,关注国家和行业发展方向,坚持服务渔业,全体职工扎实工作,团结奋斗,精神饱满,力促水产科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科研成果丰硕

研究室2016年度共承担项目63项,到位经费约1750万元。牵头的长江渔业资源调查专项获立项,主持的973课题获得科技部滚动支持,新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论文58篇(SCI 25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论文“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获2016年中国科协中文期刊优秀论文奖/中文期刊农林学科优秀论文特等奖(全国水产唯一)。

研究室牵头的珍稀鱼类繁育技术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实现了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再次实现了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并突破仿自然繁殖技术;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长江中上游主养鱼类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取得进展;鲟鱼生殖细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获得中华鲟生殖细胞嵌合体。

三、对外合作及学术交流频繁

2016年度对外和学术交流更加频繁。“中-捷鱼类资源保护和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分别在武汉和捷克沃德纳尼挂牌;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竹内裕副教授再次访问该室并开展了鲟鱼生殖细胞移植试验。英国渔业生态学专家Anthony Wynes受邀来该室开展气泡羽流扩散增氧技术研究。组织召开长江与近海大保护学术研讨会、中华鲟保护联盟会议及黄唇鱼保护研讨会;参加了2016年世界鲟鱼保护学会理事会暨“鲟鱼放流监测研讨会”、世界渔业大会、中国鱼类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

四、人才和条件水平提升

研究室岳华梅博士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访问学成回国;研究生叶欢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学习细胞工程;张辉博士赴农业部长江办挂职锻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质联用仪等11台套大型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农业部长江办“中国渔政020船”(100吨级)交付长江所管理及使用,长江办武汉渔政趸船顺利开工建设,为该室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提供了新平台。

五、公益性工作成效显著

危起伟主任担任《中华鲟保护联盟》秘书长,应邀进行了长江大保护-新形势下的长江及长江渔业—挑战与机遇、长江生态大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及中华鲟等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等公益性演讲。完成了清江逃逸外来鲟鱼的调查、鉴定、论证、监测工作。

 

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病害与免疫简要事迹

2016年,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在水科院、珠江所的总体部署下,围绕院和所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本部门岗位职责,在课题立项、科研工作、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课题立项情况喜人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研究室组织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广东省、广州市等各级科研项目,并取得喜人成绩,“基因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预测表面纤突与连接粘附分子GcJAM-A的相互作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东南亚国家淡水养殖病害联合研究与防控”获农业部948计划资助,“草鱼出血病病毒与细菌病多联疫苗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3个课题获广东省重大和重点科技计划资助,另有10项课题获得立项,合同经费总计达到1096.5万元。

二、科研工作进展良好

以自主建立的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高度敏感的鳜脑组织细胞系为材料,在分析病毒感染转录组发现谷氨酰胺代谢相关酶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实验,阐明了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复制增殖依赖于宿主细胞谷氨酰胺酵解的分子机制。对不同电泳带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特征比较,确定所有已知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国内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可分为3个基因型,对了解GCRV的遗传变异历程有重要意义,并为精准防控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病毒感染后细胞自噬的观察和检测,以及对调控自噬后病毒的增殖情况的分析,阐释了细胞自噬在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和鳜弹状病毒复制增殖中作用,为病毒致病机理以及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高明区等地协助举办了7场病害防控和生态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养殖户及鱼病防治员超过1000人次;在广东省清远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等地参与了渔药安全使用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培训人员1600余人次;作为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草鱼出血病”技术支撑单位,完成了2015年草鱼出血病风险分析报告;在山东、河南、海南等地开展病害区域防控建设试点工作。科技服务工作得到了相关管理部分和广大养殖户的好评。

四、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以研究室科技力量为主体的“广东省渔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获得广东省科技厅的认定;“农业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仪器设备购置,为创制出绿色环保的疫病防控产品与技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了2014-2015年度评估,获得广东省科技厅一次性运行经费100万元支持。

淡水渔业研究中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简要事迹

2016年水生生物资源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奋力进取、勇于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工作中始终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创建创新型、学习型和服务型研究室。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派出2人到长江办、太仓市挂职锻炼,派出1人到农干院参加支部书记培训。组织党员先后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研讨会17人次。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地科考调查等工作中身先士卒,在技术材料撰写工作中加班加点,所在支部获得了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二、首次开展长江下江豚迁地保护工作,资源保护事业添新篇

研究室对长江下游水域实地科考,形成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可行性方案,经论证通过后,2016年10月下旬,研究团队从长江中捕捞救护7头长江江豚并迁入到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经过护理、驯养,于11月10日释放至西江水域。本次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是首次由农业部直属单位独立承担,首次在长江下游新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并正式运行,首次实现迁地保护区之间的个体交流。本项工作翻开了中心在资源保护领域新的篇章。

三、主动承担,积极融入,服务地方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事业

研究室勇挑重担,全程设计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重大专项暨首次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工作(项目合同总经费4500万元),调查任务涉及200多个点位,研究室成员克服寒冬,严格按照总体方案开展各项工作。作为全省水野普查的技术牵头单位,研究室成员多次赴各协作单位、赴各调查现场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等工作。

四、搭建平台,有力支撑淮河流域渔业生态文明建设

“淮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淮渔办”)挂靠中心设立,有效填补了农业部长江办在淮河流域的相关工作空白。全年开展了淮河流域渔政基地的选址工作、中国渔政030船的督造和船员招录及交接工作、淮河流域渔业资源监测以及淮河航道整治及相关涉水工程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评价工作,为淮河流域渔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五、奋力拼搏,创优异成绩

一年来,研究室在项目、论文、成果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新上纵向项目21项,合同经费7205.5万元,到位经费903.21万元;横向项目26项,合同经费1657.56,到位经费637.0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篇,EI收录期刊1篇,核心期刊5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生态工程研究室简要事迹

生态工程研究室主要从事池塘生态工程、水域环境修复、养殖机械研发、渔业数字化技术4个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应用创新研究。2016年,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技术需求,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淡水养殖池塘生态工程化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并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广,获得了一致好评。

一、加强学科建设,开展各项科研任务

2016年,生态工程研究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9项,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中,先后完成了“复合湿地养殖系统中厌氧脱氮菌的菌群生态及其调控因子研究”,“控制太湖蓝藻水华的氮、磷营养盐阈值研究”,“养殖池塘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关系模型优化”,研制了“序批式养殖自动化投饲系统”,“系统控制软件”等三个子系统以及集成管理软件。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注重科研成果产出,2016年生态室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3篇、EI1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其它2篇。参与发表专著3项,制定标准2项。共申请发明专利22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申请并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

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注重学科交流,拓展知识面

目前,承担2个重点学科建设的各类科研人员有2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3人;硕士学位人员12人,博士学位3人。逐步形成了一只人员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互补性强的科研队伍。2016年以来,生态室共举办部门学术交流活动1次,参与其它学术交流活动多次。部门科研人员参加科研讲座5人次,分别在江苏、上海、浙江等举办的现代渔业培训班上为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讲座,累计培训各类渔业管理、技术推广和养殖企业等人员300多人次。2016年生态室相关科研人员共2人次,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交流和学习,与该校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建立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处理养殖废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

三、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生态工程研究室党支部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为目标,强化支部组织凝聚力为重点,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部门建设与学科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2016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党员;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016年,生态工程研究室党支部获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授予的“2014下半年-2016上半年市委农办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鲆鲽类育种中心简要事迹

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鲆鲽类育种中心成立于2009年。倡导“以鱼为本”,坚持“无私奉献、奉献水产”的理念,确立了“追求卓越、注重创新、和谐交流”的目标。自成立以来,在院及各院所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高效执行国家、农业部和水科院等部门的科研任务,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本中心专注于牙鲆育种研究,不断创新。在岗位专家王玉芬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中心科技人员超额完成了产业体系及其它各项科研任务。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提出牙鲆育种的新思路、制定雌核发育技术新方法,开创了牙鲆“单交种”育种新局面。熟练掌握了牙鲆雌核发育技术和伪雄鱼诱导方法,成功诱导和培育出牙鲆DH、克隆系、杂合克隆、连续三代雌核发育家系等,大幅度地缩短选育周期;通过技术创新,将雌核发育技术、杂交育种、标记辅助选育相结合,成功选育出全雌牙鲆“北鲆1号”和单交种“北鲆2号”。今年本中心共推广牙鲆新品种“北鲆1号”和“北鲆2号”受精卵53kg,商品苗种120万尾,满足了产业需要。在抗淋巴囊肿新品种选育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制备抗病试验鱼22000尾;重测序方法初步筛选获得抗病SNP标记356个。我中心的侯吉伦、王桂兴、张晓彦等利用重测序在在基因组水平上证明了牙鲆克隆二代的成功,该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IF5.4);用非照射法诱导了牙鲆雄核发育双单倍体,首次建立了雄核发育克隆系;保存及更新牙鲆种质数据库和鲆鲽类单性繁殖数据库;2016年“北鲆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获得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5篇(与清华大学合作的文章,影响因子达9.58),核心期刊1篇。

每位员工对中心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工作上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曾多人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员”等荣誉称号。中心员工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在育苗期间每天早出晚归,育苗期间马爱春同志整夜守护在养殖车间里,保证了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每一名“北戴河站人”爱岗敬业的体现,中心与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心就是我们的家。中心员工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一句句朴朴实实的话语,一件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但无不折射出技术中心这个团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处简要事迹

2016年,在院党组的领导下,科研处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十三五”战略研究、推动科研立项平稳过渡、强化科研产出与成果培育结合、探索渔业联盟建设新模式等重点任务,明确科研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绩。

一、着眼全局战略思维,主导重大规划顶层设计

一是重点跟踪科技部“十三五”工作动向,深入推进淡水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谋划淡水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布局,为开展国家级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二是积极配合农业部“十三五”渔业发展,全面完成“十三五”渔业科技规划编制,提出促进渔业发展的三大科技创新工程。三是重点面向中国工程院,参与水产健康养殖发展战略研究,以解决关系水产养殖业长远发展的基础问题和技术瓶颈为重点,参与水产养殖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整体框架设计与研究内容制定。

二、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科研立项良好开局“十三五”

2016年全院新上861项科研项目(课题),合同总经费达6.1亿元。一是重点研发计划层面,系统修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为争取“十三五”渔业领域首个重点研发计划获得立项支持奠定基础。二是重大专项层面,在开展国家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的大背景下编制水产育种重点专项建议书,争取扩大生物种业中水产领域所占份额。三是财政专项层面,组织院属及相关单位编写“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和“西藏重点水域鱼类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建议,专项获得农业部立项支持,年度工作经费1700万元。

三、强化管理注重实效,推进科研成果产出转化

一是加强各级科技奖励分层次设计,整体统筹协调,重点跟踪和严格把关,推荐申报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农学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二是组织院属各单位研究提出2017年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申报计划,为重大奖励申报奠定基础。三是组织开展全院成果培育“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计划工作,编制全院2006-2015年度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报告,策划全院重大科技奖励宣传,完成全国渔业“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汇编。

四、探索协同创新攻关,谱写渔业联盟建设新篇

一是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前沿性重大装备与关键技术研发。二是与华大基因共同组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华大基因水生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构建水产基因组大数据平台,启动“十百千”水生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三是与浙江省渔业主要科教单位开展科技需求对接,加强协同技术创新,助推浙江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四是组织联盟成员单位,系统研究“三北地区典型盐碱池塘养殖与生态修复技术系统”重大任务,为将盐碱渔业发展成为绿洲渔业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

先进党支部简要事迹

 

 

 

黄海水产研究所机关一支部简要事迹

2016年,机关一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落实“三会一课”,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支部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明确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党课的主要任务、组织程序和方法。健全考勤、请销假和会议记录等配套制度,确保支部组织生活正常有效开展。所党委委员、综合办主任孙捷,支部书记王骞分别为支部党员上党课。组织生活会上,王骞书记带头批评和自我批评,支部党员分别结合工作实际,深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创新学习方式,“两学一做”学有实效

积极创新学习方式,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一是在学习形式上下功夫。采取党员轮流讲、集体点评、现场观摩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二是利用“互联网+党建”平台拓展学习渠道,确保党员“不辍学、不漏学”。建立微信群,为党员提供交流平台。三是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参观青岛党史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增强党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活力。

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学一做”做有实绩

该支部由综合办和信息中心两部门组成,具体承担所党建、工青妇、精神文明、对外宣传、网站建设等职能。支部党员能自觉以合格党员要求自己,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牵头组织建党95周年红歌合唱比赛、党史知识竞赛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承办秋季运动会,丰富职工业余文化。在宣传工作中,承担所网站改版工作,承担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组织“两院院士在青岛”史料编纂,做好科研文化传承和传播。支部全体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树立为全所职工服务的理念,为我所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以党建促发展,年度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支部注重将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相结合,以业务带党建,以党建促业务,确保综合办和信息中心年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16年,《渔业科学进展》期刊获第一届中国水产学会期刊集群优秀期刊奖。支部有4人获2016年部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优秀论文奖,2人分别获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成果三等奖和青岛科技编辑学会2016年优秀论文奖,1人荣获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组织我所青年职工积极参与农业部2016年中青年干部学习交流活动,报送的20篇征文均获优秀论文奖,我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东海水产研究所育种与生物技术

党支部简要事迹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育种与生物技术支部现有11名中共党员。该支部成员在思想上积极上进,工作中吃苦耐劳,能够克服艰难险阻,积极投身到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去,发挥出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员素养

“两学一做”活动开展以来,支部严格按照所党委各阶段学习教育内容及进度的总体安排,始终把学习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通过开展“抄党章、学党史”专题学习活动、组织集体学习、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努力提高学习成效,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在学习内容上,党支部根据所党委编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材料汇编》,进一步细化学习要求,明确了领导干部、一般党员不同的学习内容,明确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必读篇目。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全力为学习创造条件,保证好学习时间。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通过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督促党员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以学促用,在科研工作中发挥实效

该支部以学促用,以工作中的创新发展检验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本年度主持在研项目57项(国家级10项,省部级10项),发表论文53篇(SCI 37篇),授权专利1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其中,“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养殖与种质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历经十三年的研究,在10余项国家和上海市等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系统开展了拟穴青蟹种质资源和遗传学基础研究,攻克了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关键技术,达到规模化苗种繁育水平,创建了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多种模式生态养殖技术。

“银鲳全人工繁育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成果获得该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复审)、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复审)。该项目发明了基于配套设施改进、营养强化及生态因子优化的生殖调控关键技术、银鲳高效人工催产技术和银鲳仔稚鱼的滴投培育及微流水培育技术,催产率达90%以上,仔鱼培育成活率达95%以上;掌握了我国鲳属鱼类的种质资源现状,挖掘了多条甄别银鲳与鲳属其它种间差异的基因序列与多态性标记,为银鲳种质改良与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已普及推广到江、浙、沪、鲁、闽、琼等地进行试养,起到了良好的应用示范作用。

南海水产研究所办公室党支部简要事迹

该支部紧紧围绕所中心工作,在履行承办、参谋、管理、协调等职责过程中表现突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保障全所年度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推进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做出重要贡献。

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设成为合格党员战斗集体

支部和全体党员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8次组织生活会重点“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政治方向,增强了“四个”意识;通过日常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做”,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切实把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要求落到实处。支部书记带头讲团结,支部党员人人讲奉献,表现出强有力的支部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保障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支部2016年被广东省直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所上下高度认可

支部坚持“人人都是战斗堡垒、个个都是先锋模范”的理念,支部书记以身作则、敢于号召“向我看齐”,全体党员奋勇争先,时刻亮明党员身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牵头做好保密工作,实现了全所保密安全无事故,获广东省保密检查优秀等级;牵头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在院系统评比中继续保持第1名,连续4年获得一等奖;及时妥善处理AutoCAD事情,解决了关系到所对外形象的一大难题。支部在全所推荐院2016年度先进党支部时得到支持票最多。

三、组织开展特色创新活动,以和谐文化建设保障所事业发展

工作中注重围绕所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开展创新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包括召开一次全所党员大会、举办一次全所性文艺演出、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教育、开展一次走访慰问、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我是共产党员”自我教育在内的“五个一”系列活动。加强党建带群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特别是成功举办青年交友活动,为稳定青年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幸福单位作出贡献。支部党员在2016年度三级测评中均获得群众较高评价,2名党员被评为所“优秀”。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科研第二党支部

简要事迹

黑龙江所科研第二党支部由综合处和养殖研究室两个部门组成,现有正式党员16人。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党纪党规的自学性

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传达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七一”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党规党纪学习,以部系统违反八项规定案例和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展反面廉政警示教育,增强党员纪律意识。支部班子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安排,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标准开展民主评议,促进党员提升自我修养和不断改进工作。

二、加强支部组织建设,以开展专项工作为抓手提升党员意识

严格按照所党委的工作部署和《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开展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成立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并做好内部分工。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全年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合计召开15次、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和“永远的丰碑--焦裕禄精神”为题上党课2次。以“学习焦裕禄精神”为主题与联合第一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队参加所党委组织的《党规党纪印我心》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第三名的成绩。落实组织培养职责和党员发展计划,年度内转正预备党员1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名。开展党费自查和党费补缴工作,按时完成。

三、积极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促进人才培养和支撑地方及区域渔业经济发展

在支撑产业发展上,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开展了多次培训和扶贫工作。渔业机械、养殖、鱼病、营养等方面专家前往贵州、云南、四川、新疆、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主要养殖区开展工厂化养殖技术、冷水性鱼类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鱼类饲料精准投喂技术和池塘水质调控技术的现场技术指导,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渔民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0多份。

四、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参加所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斗志,凝聚力量

坚持通过谈心谈话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解决职称评审认识,明确努力方向等方面帮助支部党员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凝聚力量,鼓劲打气、激发斗志,鼓励支部党员增强信心、努力工作、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组织党员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支部党员还向湖南贫困山区捐赠爱心图书62册。

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党支部简要事迹

长江所鱼病支部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

一、丰富学习方式,建设红旗党支部

思想教育与理论学习是党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动力,长江所鱼病支部始终将其置于工作首位。2016年,长江所鱼病支部以“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党章条例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当前工作,紧密联系实际,开展了各项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力争让每个党员都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同时,鱼病支部紧密围绕科研中心工作来创建红旗党支部,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2016年,鱼病支部被评为长江所先进党支部、周勇同志被评为长江所先进党务工作者、马杰同志被评为长江所先进党员。

二、提升创新能力,构建研究型党支部

2016年,鱼病支部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农业行业专项、大宗淡水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各类课题11项,年度到位经费达224万元,共发表论文12篇(核心期刊7篇,SCI论文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鱼病支部积极创造机会,带领广大党员外出学习和开展内部交流,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业务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和能力提高。

三、加强科技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2016年,湖北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在抗洪救灾恢复渔业生产应急服务活动中,鱼病支部党员先后参加湖北省水产局组织召开的抗洪救灾恢复渔业生产专家献计献策座谈会、湖北电视台抗洪救灾恢复渔业生产电视连线节目、湖北省洪湖人民广播电台抗洪救灾恢复渔业生产听众连线节目,指导抗洪救灾恢复渔业生产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鱼病支部党员超过50人次深入养殖生产一线在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为渔民提供应急技术服务,培训基层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1100多人次,接受鱼病门诊超过100人次,接听病害防治应急服务电话超过400余个,较好地满足了社会服务需求与服务产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珠江水产研究所第三党支部简要事迹

珠江所第三支部由财务处和条件处组成,一年来,在所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狠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珠江所“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积极完成各项任务,搞好支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党支部建设良好

一是支委会成员廉洁奉公,求真务实。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中央等决议,以党课、答题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二是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思想政治素养高。2016年支部党员队伍建设稳步进行,经培养和考察,发展接收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1名。支部党员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党员意识高。2016年罗瑛同志积极参加陆丰市八万镇新坑村精准扶贫工作,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参加部属“三院”处级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提高思想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

二、工作业绩显著

一是党建工作方面。支部开展多项活动,认真记录支部生活,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健全。2016年积极响应所党委号召,组织召开党员会议15次,组织集中学习《准则》和《条例》,组织吴锐全同志在支部内讲课;完成“两学一做”网上答题;积极参与打击贪腐教育和保密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支部群”等网络平台,保障发言权。配合所党费调整工作,组织支部党员每月收缴党费,提高党员自觉交纳党费的意识。二是业务工作方面。1.建章立制,规范财务行为。依据国家对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的改革,结合我所实际,起草我所差旅费、会议费、间接费和财务管理四个办法,经所常务会审定后施行。切实增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2.除单位财务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外,牵头组织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资产清查工作。完成2015年所本部和所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合理运用税收政策减免税收。完成2017-2019年农业事业单位重大设施系统运行费和修缮购置项目的申报工作,涉及金额3400万元。基础建设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2016年以98分的高分通过热带亚热带综合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验收。3.财务处和条件处积极协调多方,抓好工作落实,顺利完成两个重点实验室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涉及资金1681万元。完成珠江所与水科院签订的年度绩效指标,财务和条件管理工作得到与会专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4.珠江所广州芳村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171万,改造池塘3.4万㎡、新建养殖池和桥梁等,经五方联合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大幅提升珠江所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所容所貌焕然一新。

三、群众基础扎实

坚持走群众路线,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树立良好威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接受群众在财务工作、基建条件和饭堂等方面的反馈建议,在各项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较高。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第一党支部简要事迹

科研一支部贯彻落实中心党委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创新工作载体、方法,为科技管理、资源环境保护和生物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

支部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规定,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建工作述职考评、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和实效性。

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坚持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学习,落实学习计划、研讨交流、调查研究和学习述评等制度。做到学习融入工作、学习推动工作,建设善于学习、工作过硬的学习型党支部。以党性党风党纪、法治、诚信和科研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警示教育,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方式。通过发放学习和宣传材料,组织专题学习,及时把中央及中心党委精神等传达到每位党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转化为抓工作落实的举措和推动事业发展的成效。

三、围绕中心创新工作,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组织党员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现代渔业建设的能力。支部唐永凯同志参加江苏省第九批科技镇长团,挂职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党委副书记。支部与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党委第六支部建立基层党支部“携手强党建、合力助发展”共建机制,联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检验检疫部门为中心“送政策、送服务”,为紫黑翼蚌、淡水石首鱼等国外新品种引进,向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援外赠送鱼苗提供保障,支撑产业发展、渔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心为无锡空港成为江苏首家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共建检疫联合实验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四、坚持以学促做抓落实,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以学促做,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技术服务和产业支撑工作表现突出。本年度支部党员为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发表SCI论文25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国家水产养殖新品种1个。荣获“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集体”、“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集体”和“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优秀成果”;2人荣获“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先进个人”,1人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优秀个人”。承担了淡水渔业资源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及岗位专家工作任务,为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行政第一党支部简要事迹

行政第一党支部立足于全面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目标,打造“寓管理于服务”特色党支部。支部成员认真实践党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理论体系,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目前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2名。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学、真学、深学

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部署安排,行政第一党支部将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计划第一时间报所党委备案,学习书籍第一时间发放到各位党员手中,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除了传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具体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党章的历次修改历程”、“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不同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外,行政第一党支部还积极推动组织生活形式创新,充分利用人民网等图文并茂的学习辅导资源,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材料,方便支部党员跨越时空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立足自身岗位,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行政第一党支部在学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党员注重学习内容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学促互进,知行合一。行政第一党支部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管理和服务是主要职能。2016年12月,行政第一党支部开展“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作用大讨论”,将每个党员的个人愿景整合到“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方式”的支部共同愿景。支部活动推动每个党员主动投入实现愿景的奋斗中去。党支部中的有些党员今年克服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积极加班加点,带头奉献,毫无怨言,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党支部真正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的作用。

三、创新学习平台,夯实严肃组织生活

行政第一党支部努力创造团队学习的平台,创造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除了会议、读报式的单一学习方式方法,还把集中学习、分组讨论、深度汇谈等现代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大家人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意见,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2016年行政第一党支部提出了“责任制学习”计划,建立了理论学习的分工负责机制,安排党员分别对一些经典论著进行深入研读,并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专题分享和专门讨论,支部成员对这种形式的组织生活都能积极响应。同时,给每位在职党员下发了《党员手册》,要求支部委员做好党费收缴记录,每位党员做好参加“三会一课”记录,缺席支部活动的党员,事后及时补课。

行政第一党支部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为目标,强化支部组织凝聚力为重点,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部门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渔业工程研究所渔港党支部简要事迹

2016年,渔港党支部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努力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渔港党支部在科研、技术支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支部党员的党性觉悟

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2016年,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水科院、渔工所的各项党员教育活动,每月组织一到两次的支部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从严治党的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另外,党支部对学习方式也进行了创新,采取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通过支部工作APP随时学习,而且建立了网上渔港党支部交流学习群,而且在办公室建立了党支部学习园地,有利于大家自觉学习、互相监督,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党的各项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夯实发展的基础,增强渔港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以“两学一做”为契机,稳步推进业务建设

勇于担当,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在渔港工程科研课题、行业支撑及咨询设计等实际工作中,渔港党支部要求支部党员迎难克坚,勇于担当,重要课题、项目都是共产党员带头挑重担,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做好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今年顺利完成了《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6-2025年》、《全国渔港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规划2016-2020年》的编制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做好了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开展调研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渔港党支部要求支部党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走进第一线、加强对渔港及渔场实际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在编制《广西沿海现代渔港建设规划2016-2025年》及《惠州现代渔港总体规划》的工作中,编制组多次到渔港渔村实地调研,主动和当地渔民、渔业管理人员和渔港建设人员进行交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需求为目的,把规划设计方案落到实处。

形成互动效应,提升技术支撑、科研、咨询设计工作业绩。在推进党支部建设和加强党员同志政治思想素质及业务水平提升的同时,党支部工作同研究室业务工作产生了互动效应。一年来,在外部环境不尽如意,新来工作人员经验欠缺的情况下,支部老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科研、技术支撑和成果推广工作,完成各类行业规划编制5项、渔港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工作20余项,合同额达到17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为保证我所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着重打造了党建与基本业务相互支撑的工作典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

研究中心党支部简要事迹

2016年,在院党组和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资环中心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党组和院党组对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心支部获得“农业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心支部作为韩部长基层党组织联系点,工作获得部领导肯定。

一、认真总结,精心设计,全面做好韩部长基层党组织联系点工作

2016年,资环中心支部被列为韩部长基层党组织联系点,中心支部力争在党建工作走在前面。一是,认真总结过去、严肃查摆问题,全面制定计划。支部对照《准则》与《条例》,查摆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年初经讨论研究,精心设计,制定好全年工作与学习计划。二是,严格依据计划,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在支委的领导下,以组织生活为载体,全面开展党建工作。同时,不忘本职,做到业务和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硬。9月,韩部长来院调研,在听取中心支部工作汇报后,韩部长高度肯定了中心的工作,表扬支部“单位不大,事业很大;人数不多,作用很大”。

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做好基层支部党建工作

1、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争做先进学习型党组织

认真制定“两学一做”学习计划,学习会前召开支委碰头会,讨论学习内容,做到有计划高效的学习。全年共召开10次支委会碰头会, 4次支部扩大会议,并做到详细记录。

2、切实加强支部组织建设,严肃组织生活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邀请院党委书记柳正同志,结合延安学习体会讲党课;支部书记结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讲党课;认真总结支部工作法,针对业务部门工作特点,总结实行“问题导向”支部工作法。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性修养

全面落实中心“两个责任”,针对中心“监测网入网审核”和“污染事故培训考核”两项工作,组织编写中心内部控制规程,防止在关键点上出问题。

4、创新支部活动,活跃学习气氛,增强支部凝聚力

组织开展“兴趣引路,寓教于乐”的支部活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开展两学一做”联学活动;多次观看教育专题记录片,支部活动和学习会收到了预期效果。

三、党建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各项工作业绩突出

全年新上科研经费超500万,培训人员近1000人,有效开展“行政审批权取消后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工作”绩效创新项目。2016年中心支部获得“农业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建和业务工作得到了部领导和院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