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是世界最大河口之一,江海交汇,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的特殊生态功能,使长江口渔产资源极为丰富。然而,区域高强度开发和资源过度利用,导致长江口生境受损、资源衰退、濒危物种增加,成为全球50个生态敏感区之一。修复长江口生境和养护渔业资源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20余年来,该成果在多项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从长江口渔业资源衰退机制、关键生态功能修复、重要资源养护等层面开展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构建了“高精度、高密度、全覆盖”的长江口资源环境监测评估体系,阐明了渔业资源衰退成因及机制,奠定了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理论基础。创新了生态修复方法,重建了长江口关键栖息地生境,恢复了水域生态功能,重要渔业资源增殖成效显著。攻克了长江口珍稀鱼类繁育技术,奠定了增殖放流物质基础,支撑了特色养殖业,实现了保护和利用双赢。获发明专利75件,软件著作权5项,制定标准14项(国家标准4项),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362篇(SCI论文94篇)。近3年社会经济效益122.9亿元,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