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科技获奖>>正文

淡水重要鱼类资源增殖技术与应用
2021-09-06 10:42:36  来源:

    围绕鱼类增殖放流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根据湖泊、水库、河流不同特点,基于鱼类资源种群变动特征,构建了放流种类和数量估算的环境容量模型,确定了17种主要放流对象,解决了放流物种选择、放流数量确定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放流物种规模化繁育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了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野化训练技术,实现了增殖放流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了珍稀濒危和重要经济鱼类的物理标志、超声波遥测、DNA标记等标志回捕的评估技术,突破了资源增殖贡献率评估的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长江流域珍稀濒危和重要经济鱼类增殖放流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放流物种信息共享,为增殖放流信息化与适应性管理奠定了基础。该成果通过在湖北、湖南、江苏、广东、黑龙江、重庆等省市地区示范推广,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水域建立了28个增殖放流示范区,示范水域面积达1135万亩,实现了试验区水产品产量较项目实施前新增2.8万吨,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水域荒漠化率降低了37.6%,放流亲本的增殖贡献率累计达到20%,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渔民资源保护及可持续捕捞观念加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水域渔业潜力得到充分利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上一条: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
下一条:牙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及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