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办的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崔国辉院长、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曾昊处长、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陈良伟副厅长、湖州市人民政府沈忠平副市长人选等有关领导,以及联盟78家成员单位代表近1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玉梅副院长主持。

今年是联盟成立十周年,也是总结“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为此,本次大会组织了标志性创新成果展,通过实物和宣传册展示了联盟单位在过去5年间在苗种创制、装备研发、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的近50项标志性成果。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6家单位作典型发言,分别围绕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虹鳟全链条产业升级、创新水生科技服务渔业发展等主题做了报告。为推动农业各领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还特邀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副所长作为客座专家,介绍了肉牛产业现状和遗传良种科技发展历程。
曾昊处长在讲话中对联盟在前沿技术攻关、产业支撑能力、创新体系效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联盟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一是需求要实,必须紧扣行业宏观需求,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二是目标要准,必须将水产品质量安全置于突出位置,积极回应社会公众期待;三是创新要合,必须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一体化创新链条;四是成果要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科技成果能够切实解决产业痛点。
崔国辉院长总结回顾了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十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十年来联盟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根本导向,目前成员单位已发展至89家,基本覆盖全国主要渔业产区与关键创新领域。“十四五”期间,联盟成员单位在全国新培育的水产新品种中占比超七成;推动我国首个渔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落地,实现虹鳟核酸疫苗等多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为我国渔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与技术保障。面向“十五五”,崔国辉院长从打造体系化创新平台、攻坚核心关键技术、聚力突破单点制约等三方面对联盟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他强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愿与全国渔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同仁们携手并肩,在部渔业局、科技司的领导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世界渔业强国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